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供血不足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脑供血不足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高血压、心脏疾病、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原因引起。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高脂肪、高盐饮食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肥胖者需减轻体重,将体重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需进行针对性治疗。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形成,尼莫地平片改善脑循环,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伴有眩晕者可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记忆力减退者可考虑奥拉西坦胶囊。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
颈动脉狭窄超过70%可考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严重椎动脉狭窄可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烟雾病等特殊病因可能需要血管搭桥手术。术后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手术效果。选择手术方案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和手术风险。
可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银杏叶提取物片、血塞通软胶囊等中成药。针灸选取百会、风池等穴位改善脑部供血。推拿按摩颈部及肩背部缓解肌肉紧张。中药汤剂常用丹参、川芎、当归等活血化瘀药材。传统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
脑供血不足患者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突然转头或起身等动作,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定期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监测脑血流情况。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长期未改善者可考虑康复治疗改善认知和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