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引产后恢复好的征兆主要有恶露逐渐减少、腹痛减轻、体温正常、精神状态改善、月经恢复规律等。引产后的恢复情况与个人体质、护理措施等因素有关,建议密切观察身体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恶露是引产后子宫蜕膜脱落排出的分泌物,初期为鲜红色,随后逐渐变为淡红色或白色。恢复良好时,恶露量会逐日减少,通常在2-4周内完全干净。若恶露持续增多、颜色鲜红或伴有异味,可能提示宫腔感染或胎盘残留,需及时就医处理。日常应注意会阴清洁,勤换卫生巾,避免盆浴。
引产后因子宫收缩会出现阵发性腹痛,通常持续3-5天会逐渐缓解。恢复良好时,腹痛程度应逐日减轻,且不伴随发热、恶心等症状。若腹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剧烈疼痛,可能与子宫复旧不良、盆腔炎等病理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等药物促进子宫恢复,必要时需进行超声检查。
正常引产后体温应维持在36-37℃之间。恢复良好者不会出现持续低热或高热,若体温超过37.5℃且持续24小时以上,需警惕产褥感染。感染可能由细菌上行感染、手术操作等因素引起,常伴随寒战、乏力等症状。此时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引产后因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疲劳等反应,恢复良好者会在1-2周内逐渐恢复精力和食欲。若持续出现失眠、焦虑、自责等心理症状,可能与产后抑郁有关。建议通过心理咨询、家人陪伴等方式疏导情绪,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
多数人在引产后4-8周恢复月经,恢复良好者月经周期会逐渐规律,经量适中且无严重痛经。若超过3个月未恢复月经或出现月经紊乱,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宫腔粘连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等药物调节周期,配合超声监测子宫内膜情况。
引产后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瘦肉、鸡蛋、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每日观察恶露性状,定期复查超声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如出现发热、大出血、持续腹痛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心理上可通过与亲友倾诉、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