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7934次浏览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早产儿出院后需要注意保暖、喂养、感染预防、生长发育监测、定期复查等方面。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需通过科学护理降低并发症风险。

1、保暖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室温应维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55%-65%。使用包被或睡袋时避免包裹过紧,监测腋温维持在36.5-37.3℃。避免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防止烫伤。外出时注意增加衣物遮挡,但需警惕过度保暖导致捂热综合征。

2、喂养

优先选择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可添加早产儿配方奶。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每2-3小时喂养一次,单次奶量根据体重按15-20ml/kg计算。喂养时保持半卧位,喂后竖抱拍嗝15分钟。出现吐奶、腹胀时需调整喂养方案,必要时使用早产儿专用防胀气奶瓶。

3、感染预防

接触婴儿前需严格洗手,避免亲吻婴儿面部或手部。奶瓶、衣物需每日消毒,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皮肤护理使用温开水清洁,臀部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疫苗接种需按校正月龄规范接种,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4、生长监测

每日记录体重、奶量、大小便次数,每周测量身长、头围。使用早产儿生长曲线图评估发育情况,体重每日增长15-30克为理想状态。出现喂养困难、活动减少、哭声微弱等异常时需及时就医。定期进行听力筛查、眼底检查等专项评估。

5、定期复查

出院后1周内需进行首次随访,之后根据风险等级每1-2周复查一次。重点监测贫血、胆汁淤积、视网膜病变等早产儿常见并发症。神经发育评估需在纠正月龄3、6、12个月时进行,必要时开展早期干预训练。紧急情况下应立即送往新生儿专科就诊。

早产儿家庭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噪音刺激。母亲应保证充足营养,保持情绪稳定以维持母乳质量。护理时注意观察呼吸、肤色、肌张力等变化,建立规范的喂养和睡眠节律。建议参加医院组织的早产儿护理培训,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定期与主治医生沟通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