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胃全部切除后可能影响营养吸收、消化功能及生活质量,需长期医学监测与饮食调整。胃切除术后的影响主要有消化功能减退、营养吸收障碍、倾倒综合征、贫血风险增加、体重下降等。
胃切除后食物直接进入小肠,缺乏胃酸和胃蛋白酶参与的初步消化过程,可能导致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不充分。患者常出现餐后饱胀、早饱感,需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豆腐,并采用少量多餐方式减轻不适。
胃部缺失影响内因子分泌和铁、维生素B12吸收,易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钙、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率下降可能引发骨质疏松。需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12注射液、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
约30%患者术后出现早期或晚期倾倒综合征,表现为餐后心悸、出汗、腹泻等自主神经反应。这与高渗食物快速进入空肠有关,需避免单次摄入高糖食物,进食时保持卧位,必要时使用奥曲肽注射液控制症状。
铁吸收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胃切除后食物 bypass 该区域,加上胃酸减少影响三价铁转化,双重因素导致缺铁性贫血高发。同时内因子缺乏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可能引发恶性贫血。需联合补充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叶酸片等药物。
热量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会导致进行性体重减轻,术后1年平均下降10%-15%体重。需增加每日进餐次数至6-8次,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如乳清蛋白粉、坚果酱,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粉剂进行营养支持。
胃切除术后需终身随访,每3-6个月检查营养指标。饮食应遵循低糖高蛋白原则,避免刺激性食物,餐后30分钟内保持半卧位。建议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应对低血糖发作,定期进行骨密度筛查预防代谢性骨病。出现持续呕吐、严重消瘦或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