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第三天发烧是什么原因

7934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出血患者第三天出现发热可能与感染性发热、中枢性发热、吸收热等因素有关。脑出血后发热常见原因主要有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血肿吸收反应、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病因。

1、感染性发热

脑出血后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伴发热,痰培养可检出病原体。尿路感染多因导尿管留置导致,出现尿频尿急与体温升高。需进行血常规、降钙素原检测,经验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翻身拍背护理。

2、中枢性发热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时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且无汗,多伴随意识障碍。需采用冰毯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需与脑室出血、脑干出血等原发病灶进行CT复查鉴别。

3、吸收热

脑内血肿分解产物吸收可致低热,体温多波动在37.5-38.5℃之间,无感染证据。通常持续3-5天自行消退,可监测C反应蛋白与血肿体积变化,无须特殊处理但需排除其他发热原因。

4、深静脉血栓

长期制动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肺栓塞时出现突发高热与呼吸困难。D-二聚体检测和血管超声可确诊,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必要时植入下腔静脉滤器。

5、药物热

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等药物可能引起变态反应性发热,表现为用药后体温骤升伴皮疹。需立即更换替代药物如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并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过敏治疗。

脑出血患者发热期间应每4小时监测体温,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采用温水擦浴辅助降温。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或出现寒战、意识改变,需紧急复查头颅CT与血培养。康复期需逐步进行被动肢体活动,预防压疮与肌肉萎缩,营养支持以低盐高蛋白流食为主,避免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