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调整哺乳方式、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乳腺炎可能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需保持乳汁通畅排出,避免乳汁淤积。哺乳时应让婴儿充分吸吮患侧乳房,哺乳后可用吸奶器排空剩余乳汁。哺乳前可热敷乳房促进乳汁流动,哺乳后冷敷缓解肿胀疼痛。哺乳时注意婴儿含接姿势正确,避免乳头损伤。
可采用热敷缓解乳腺导管痉挛,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超声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消散炎症。按摩需由专业人员进行,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轻柔推按,切忌暴力挤压。物理治疗期间需继续哺乳,保持乳汁排出通畅。
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疼痛明显者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和炎症。严重者可静脉注射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使用抗生素期间仍需坚持哺乳,多数药物对婴儿影响较小。
形成乳腺脓肿时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脓,必要时留置引流管。较小脓肿可经穿刺抽吸后配合抗生素治疗,较大脓肿可能需要多次穿刺。穿刺后需继续哺乳或定期排空乳汁,避免新的乳汁淤积。穿刺部位需保持清洁,观察有无渗液或感染迹象。
脓肿范围较大或穿刺引流效果不佳时需手术切开引流。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沿乳晕边缘作切口排脓并放置引流条。术后需定期换药,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手术可能影响部分乳腺组织,但多数不影响后续哺乳功能。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乳腺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乳房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穿着宽松舒适的内衣,避免乳房受压。保证充足休息,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食用具有通乳作用的食物如丝瓜、鲫鱼等。出现发热、乳房硬块不消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乳腺脓肿。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紧张影响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