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在血检有什么体现

7934次浏览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手足口病在血常规检查中可能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血检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典型手足口病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通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或略微偏高,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这与病毒感染的特征相符。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正常或略有下降,反映出细菌感染概率较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单核细胞比例轻微上升,血小板计数一般保持正常水平。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指标,在手足口病患者中可能呈现轻度升高,但数值通常不会超过正常范围太多。这些血检变化与病毒感染的病理过程相关,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少数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可能出现异常血检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小板计数下降等。这些异常指标往往提示病情较重,可能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或心肺功能损害。重症病例的血检可能显示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明显上升,反映出全身炎症反应加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水平异常升高,这与应激反应或下丘脑受累有关。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可能出现轻度异常,但通常不会达到肝炎水平。

手足口病确诊不能仅依靠血检结果,需结合特征性皮疹分布、口腔疱疹等临床表现。家长发现儿童出现发热、手足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安排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检查。患病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提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口腔清洁和皮肤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和肢体活动,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动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