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甲状腺滤泡癌在CT增强扫描中通常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结节或肿块,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可能伴有钙化或周围组织侵犯。甲状腺滤泡癌是甲状腺癌的一种病理类型,其影像学特征主要有分叶状或圆形低密度灶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包膜不完整或侵犯淋巴结转移灶远处转移征象等表现。
甲状腺滤泡癌在平扫CT中多表现为甲状腺内分叶状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密度常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病灶边缘可清晰或模糊,部分病例可见假包膜形成。低密度区域可能反映肿瘤内部的囊变、坏死或胶质成分,需与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病灶多呈现明显但不均匀的强化,强化程度通常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早期动脉期可能显示边缘强化,延迟期可见造影剂逐渐向中心填充。不均匀强化模式与肿瘤内部血管分布差异、纤维间隔或坏死区有关,此特征有助于与乳头状癌的均匀强化相区分。
CT增强可显示肿瘤包膜中断或不完整,部分病例可见包膜外浸润征象,表现为边缘毛刺状改变或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当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时,可能突破至甲状腺外组织如带状肌、气管或食管,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受累结构的异常强化或形态改变。
约20%-30%的甲状腺滤泡癌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CT增强表现为颈部淋巴结增大,直径常超过1厘米,内部可见坏死或囊变区,增强后呈环形强化或边缘强化。转移淋巴结多位于同侧颈静脉链、气管旁或上纵隔区域,需注意与反应性淋巴结增生鉴别。
甲状腺滤泡癌易发生血行转移至肺、骨等远处器官。肺部CT可显示多发圆形结节,骨转移灶多呈溶骨性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时转移灶多呈现与原发灶相似的不均匀强化模式,骨转移可能伴有病理性骨折或椎体塌陷。
发现甲状腺异常结节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确诊后需根据肿瘤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或靶向药物治疗等。术后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颈部超声,监测复发或转移迹象。日常注意避免颈部外伤,保持均衡饮食,限制高碘食物摄入,遵医嘱规范用药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