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耳聋患者可通过佩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听觉康复训练等方式改善听力。耳聋通常由遗传因素、噪声损伤、药物中毒、感染、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助听器适用于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或传导性耳聋患者,能放大声音信号改善听力。数字助听器可自动降噪并适配不同环境,但需专业验配师调试。使用中需避免潮湿并定期清洁耳模,部分患者初期可能出现耳道不适。
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通过电极直接刺激听神经产生听觉。术后需进行3-6个月言语康复训练,儿童植入后需配合特殊教育。手术存在电极移位、面神经损伤等风险,术前需全面评估。
突发性耳聋早期可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内耳微循环,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抗炎消肿。细菌感染引起的传导性耳聋可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控制感染,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中耳积液排出。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鼓膜穿孔可行鼓室成形术修复,听骨链中断者需进行听骨链重建术。手术可改善传导性耳聋,但术后需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耳鸣加重或眩晕,通常1-2周内缓解。
包括唇读训练、听觉记忆练习及环境声音辨识,帮助大脑重新处理声音信息。儿童需结合言语治疗促进语言发育,成人可参加听觉定向训练提高社交能力。训练需长期坚持,配合家庭辅助练习效果更佳。
耳聋患者日常应避免接触85分贝以上噪声,使用耳机时音量不超过60%。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适量食用深海鱼和坚果。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用尖锐物掏耳。突发听力下降或耳鸣加重时需及时就诊,定期进行纯音测听评估听力变化。家属与患者交流时应放慢语速并配合手势,帮助建立沟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