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宫颈癌复发后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复发可能与肿瘤残留、淋巴结转移、HPV持续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盆腔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手术切除适用于局部复发病灶且无远处转移的情况,常见术式包括广泛子宫切除术或盆腔廓清术。放射治疗分为外照射和腔内近距离放疗,可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联合。化学治疗常用方案含顺铂、紫杉醇等药物,对全身转移灶有抑制作用。靶向治疗如贝伐珠单抗可阻断肿瘤血管生成,需结合基因检测结果选用。免疫治疗通过PD-1抑制剂激活T细胞功能,适用于PD-L1阳性患者。
复发治疗需根据病灶位置、既往治疗史和患者体质综合评估。局部复发优先考虑手术或放疗,远处转移则以全身治疗为主。治疗期间可能出现骨髓抑制、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需同步进行营养支持和症状管理。所有治疗方案均需由妇科肿瘤专科医生制定,不建议自行调整用药。
宫颈癌复发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适量补充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治疗期间可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但需避免盆底肌过度用力。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监测治疗效果。保持会阴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出现发热、持续疼痛或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需给予充分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