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结膜炎可通过局部用药、冷敷、避免刺激物、保持眼部卫生、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物理化学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病毒性结膜炎可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阿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过敏性结膜炎需配合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眼部刺痛或红肿加重等不良反应。
急性期用冷藏后的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每日冷敷眼睑3-4次,每次5-8分钟。冷敷可缓解充血水肿,但需避免温度过低导致冻伤。冷敷前后需用肥皂清洁双手,防止交叉感染。
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停用可能引起刺激的化妆品。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风沙刺激。室内保持湿度在40%-60%,避免空调直吹。游泳时选择密封性好的护目镜,防止池水刺激。
使用一次性棉签蘸取灭菌注射用水,从内眦向外眦单向擦拭分泌物。勿与他人共用毛巾枕头,每周用60℃以上热水烫洗寝具。隐形眼镜佩戴者需改用日抛型镜片,或暂停佩戴至痊愈。
严重瘢痕性结膜炎可能需行睑球粘连分离术,合并角膜溃疡时需进行羊膜移植术。术后需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修复,并定期复查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手术干预仅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病例。
治疗期间应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长时间用眼。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深色蔬菜,适量补充蓝莓等抗氧化食物。痊愈后仍需注意手部清洁,改掉揉眼习惯。若出现视力模糊、畏光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复诊,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建议每季度进行过敏原筛查。儿童患者家长应监督用药过程,避免患儿自行触碰眼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