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周围型肺癌需与肺结核球、肺错构瘤、肺炎性假瘤、肺转移瘤、肺脓肿等疾病相鉴别。这些疾病在影像学表现上与周围型肺癌有相似之处,但病因、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案存在差异。
肺结核球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病变,多位于肺上叶尖后段,边缘光滑,常伴有钙化灶,患者多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肺错构瘤是良性肿瘤,由异常排列的软骨、脂肪等组织构成,CT可见爆米花样钙化,生长缓慢且无侵袭性。肺炎性假瘤是慢性炎症导致的纤维组织增生,病灶边缘模糊,抗感染治疗后可能缩小,患者常有咳嗽、发热病史。肺转移瘤多为多发性结节,原发灶常见于乳腺、结肠等部位,生长速度快,需结合全身检查判断。肺脓肿表现为厚壁空洞伴液平面,患者有高热、咳脓痰等急性感染症状,抗生素治疗有效。
对于疑似周围型肺癌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胸部CT增强扫描、肿瘤标志物检测、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注意呼吸道防护,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若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切勿自行服用止咳药物掩盖病情。确诊后应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等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