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孕妇窦性心律不齐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心脏负荷增加、电解质紊乱、贫血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妊娠期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升高会直接作用于心脏传导系统,可能导致窦房结自律性异常。这种生理性改变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左侧卧位休息、避免情绪波动缓解症状。
孕期血容量增加会导致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多,可能引发代偿性心率加快或节律不齐。建议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
妊娠剧吐或饮食摄入不足可能引起低钾血症、低镁血症,这些电解质失衡会影响心肌电活动。可适量补充香蕉、菠菜等富含钾镁的食物,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或门冬氨酸钾镁片。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心肌供氧不足,引发代偿性心率增快。可能与挑食、孕前铁储备不足等因素有关,伴随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可食用猪肝、牛肉等富铁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琥珀酸亚铁片。
妊娠期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可能诱发甲亢或甲减,这两种情况均可干扰心律。甲亢可能伴随多汗、手抖,甲减可能伴随嗜睡、浮肿。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遵医嘱使用丙硫氧嘧啶片或左甲状腺素钠片。
孕妇出现心律不齐时应注意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每日监测胎动,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证每日摄入瘦肉、绿叶蔬菜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稳定。若伴随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