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脑震荡怎么处理

4.23万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轻微脑震荡可通过休息观察、避免剧烈活动、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轻微脑震荡通常由头部外伤、运动损伤、跌倒撞击、交通事故、暴力打击等原因引起。

1、休息观察

轻微脑震荡后需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用脑过度。保持安静环境有助于减轻头痛头晕症状,建议卧床休息1-2天。休息期间应避免阅读、看电视、使用电子设备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若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2、避免剧烈活动

受伤后24-48小时内禁止进行体育运动、体力劳动等剧烈活动。后续恢复期间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头部再次受伤。儿童患者需家长监督其活动强度,禁止参与对抗性运动至少1周。

3、调整饮食

恢复期应选择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可食用鸡蛋羹、鱼肉粥、香蕉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但需注意少量多次饮用以防呕吐。

4、药物治疗

头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眩晕症状可考虑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能需要盐酸甲氧氯普胺片。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5、定期复查

受伤后3天内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意识模糊、持续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常规情况下建议1周后复诊评估恢复情况。儿童患者家长需每日记录其精神状态、饮食睡眠等情况供医生参考。

轻微脑震荡恢复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头部剧烈晃动。恢复初期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通常2-4周可逐渐改善。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加重,需进行头颅CT等进一步检查。日常应注意居家安全防护,尤其老年人和儿童需预防跌倒,运动时佩戴合适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