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牙性前突和骨性前突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表现,牙性前突主要由牙齿排列异常导致,骨性前突则与颌骨发育异常有关。牙性前突可通过正畸矫正改善,骨性前突可能需正颌手术联合治疗。
牙性前突通常因牙齿倾斜、拥挤或角度异常导致,常见于长期不良口腔习惯如口呼吸、吮指等。骨性前突多由遗传或颌骨发育过度引起,表现为上颌骨或下颌骨前突,牙齿排列可能正常但整体位置前移。
牙性前突表现为牙齿明显外倾,唇部因牙齿支撑外翻,侧面观牙齿与颌骨位置不协调。骨性前突的牙齿角度可能正常,但上下颌骨整体前突,导致面中部或下巴突出,可能伴随开唇露齿。
牙性前突通过口腔检查及牙模分析即可明确,X线片显示牙齿倾斜角度异常。骨性前突需结合头颅侧位片和三维影像,测量颌骨与颅底的角度如SNA、SNB角超出正常范围。
牙性前突可通过传统托槽、隐形矫治器等正畸手段内收牙齿。骨性前突轻症可尝试掩饰性正畸,中重度需正颌手术调整颌骨位置,术后配合正畸精细调整咬合。
牙性前突矫正后复发概率较低,保持器佩戴1-2年即可稳定。骨性前突术后需长期随访,颌骨稳定性受生长潜力影响,青少年患者需评估发育完成后二次干预概率。
日常需避免加重前突的习惯,如口呼吸或咬硬物。牙性前突矫正期间注意口腔清洁,骨性前突术后遵循医嘱进行张口训练和饮食调整。定期复查可监测颌骨发育或牙齿位置变化,早期干预能降低治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