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婴儿急性咽喉炎一般不能自愈,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急性咽喉炎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咽喉红肿、发热、拒食等,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可能快速进展。
病毒性急性咽喉炎通常由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咽喉疼痛、低热、流涕等症状。虽然部分轻症可能在一周内自行缓解,但婴儿抵抗力较弱,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或出现脱水等并发症。细菌性急性咽喉炎多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症状更严重,可能出现高热、颈部淋巴结肿大,若不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可能引发风湿热或肾炎等严重并发症。婴儿咽喉部狭窄,炎症可能导致气道梗阻,出现呼吸急促、喘鸣等危险症状,需立即医疗干预。
极少数情况下,若婴儿症状轻微且为明确病毒感染,在充分补液、保持环境湿度、密切观察的前提下,可能逐渐好转。但家长无法自行判断病因类型,且婴儿病情变化快,任何延误治疗的行为都可能加重风险。哺乳期母亲需继续母乳喂养以提供抗体,同时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若婴儿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或尿量减少,必须立即就诊。
婴儿急性咽喉炎护理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喂养时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避免强行喂食加重咽喉刺激,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缓解不适。密切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记录进食量与尿量变化。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禁止自行使用镇咳药或抗生素。建议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预防相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