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脱落怎么办

3.89万次浏览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瓣膜脱落需立即就医评估,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控制、介入手术、外科修复手术、人工瓣膜置换术及术后康复管理。心脏瓣膜脱落通常由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退行性病变、先天性畸形或外伤等因素引起。

1、药物控制

急性期可通过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血管扩张剂如硝酸异山梨酯片改善血流,或强心药物如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药物仅用于稳定病情,无法根治瓣膜结构异常,需配合后续手术干预。

2、介入手术

经导管瓣膜修复术适用于部分二尖瓣脱垂患者,通过微创方式植入夹合装置固定瓣叶。该方式创伤小但适应症严格,需结合超声评估瓣膜形态及反流程度。

3、外科修复手术

开胸直视下缝合瓣膜裂隙或重塑瓣环,适用于瓣膜组织保留较好的患者。术后需监测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并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

4、人工瓣膜置换术

严重瓣膜损毁者需置换机械瓣或生物瓣,机械瓣需终身服用利伐沙班片抗凝,生物瓣耐久性有限但无须长期抗凝。手术需根据年龄、活动需求等个体化选择瓣膜类型。

5、术后康复管理

包括循序渐进的心肺功能锻炼、低盐低脂饮食、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心脏瓣膜脱落患者术后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行为如口腔操作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日常监测体重变化及下肢水肿情况,控制血压和心率在目标范围。戒烟限酒并保持情绪稳定,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康复期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