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是如何发生的

3.27万次浏览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变应性鼻炎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暴露、免疫调节异常、鼻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及炎症介质释放等因素引起。变应性鼻炎通常表现为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等症状,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鼻腔冲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变应性鼻炎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过敏性疾病时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加。这类患者体内易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导致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的异常反应。治疗需以环境控制为主,如使用防螨床品、空气净化器,无须特殊药物干预。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症状。

2、过敏原暴露

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吸入性过敏原是主要诱因,其颗粒附着于鼻黏膜后引发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患者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出现眼结膜充血、喉部刺激感等伴随症状。建议定期清洁居住环境,外出时佩戴防护口罩。急性发作期可选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或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症状。

3、免疫调节异常

Th1/Th2细胞平衡失调导致IL-4、IL-5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多,促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组胺释放。此类患者常合并支气管哮喘或特应性皮炎,鼻黏膜检查可见苍白水肿。除常规抗组胺药外,可考虑使用奥马珠单抗注射液进行靶向治疗,同时需监测血清IgE水平变化。

4、鼻黏膜屏障缺陷

鼻腔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降,使过敏原更易穿透黏膜屏障。患者多伴有鼻腔干燥、灼热感,鼻前庭可能出现糜烂。日常护理建议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严重者可短期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修复黏膜,避免用力擤鼻以防继发感染。

5、炎症介质释放

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亢进。这类患者症状发作具有明显时段性,晨起或夜间加重多见。治疗需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片抑制白三烯受体,配合氮卓斯汀鼻喷雾剂阻断组胺效应,必要时行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改善通气。

变应性鼻炎患者应建立过敏原档案,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评估黏膜状态。饮食上减少海鲜、辛辣食物摄入,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冬季注意鼻腔保暖。症状控制不佳时需及时复查过敏原谱,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发展为慢性鼻窦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