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后胃瘫的治疗

3.21万次浏览

李辉 主任医师

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后胃瘫可通过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胃瘫可能与手术创伤、迷走神经损伤、吻合口水肿、术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早饱感、胃潴留、体重下降等症状。

1、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持续吸引胃内容物减轻胃内压力,缓解腹胀和呕吐症状。胃肠减压期间需监测引流量及性质,避免脱水或电解质失衡。配合每日冲洗胃管防止堵塞,同时观察有无出血或吻合口瘘迹象。减压时间通常持续3-5天,待胃肠动力恢复后逐步夹闭试验。

2、营养支持

采用肠外营养联合阶段性肠内营养支持,优先选择短肽型或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通过空肠营养管缓慢输注营养液,初始速率控制在20-30毫升/小时,耐受后逐渐增量。定期检测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评估营养状态,必要时添加谷氨酰胺改善肠黏膜修复。

3、药物治疗

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促进胃动力,红霉素注射液通过胃动素受体增强胃窦收缩。对于顽固性病例可联用多潘立酮片阻断外周多巴胺受体,或尝试新斯的明注射液改善神经传导。需注意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或锥体外系反应,心律失常患者禁用促动力药物。

4、内镜治疗

经内镜放置空肠营养管越过胃部实现早期肠内营养,严重胃潴留者可试行内镜下球囊扩张幽门。内镜操作需在术后2周后进行以避免吻合口损伤,同时可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对于吻合口狭窄病例,分次球囊扩张间隔时间不少于72小时。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4-6周无效的顽固性胃瘫需考虑手术,包括胃造瘘术、空肠造瘘术或胃部分切除术。术前需通过上消化道造影排除机械性梗阻,术中注意保护Roux-en-Y吻合结构。术后仍需继续胃肠减压和促动力治疗,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床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期逐步过渡到低脂少渣饮食,每日分6-8次少量进食。定期复查胃排空试验评估功能恢复情况,长期胃瘫患者需监测维生素B12和铁代谢指标。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避免过度依赖镇痛药物延缓胃肠功能恢复。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需立即排除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