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7934次浏览

葛伟 副主任医师

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恶性心律失常可通过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恶性心律失常通常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遗传性心律失常、药物毒性、结构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美西律片等可用于控制恶性心律失常发作。胺碘酮片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盐酸普罗帕酮片对房性心律失常有效,盐酸美西律片常用于室性早搏。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电复律

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电复律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或室颤,操作前需进行镇静处理。电复律后需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复发。

3、导管消融

通过导管将异常传导通路消融,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或预激综合征。手术在电生理检查基础上进行,使用射频或冷冻能量破坏致心律失常病灶。术后需抗凝治疗并定期复查。

4、植入除颤器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可自动识别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适用于猝死高风险患者。装置可进行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转复或高能量除颤。植入后需定期程控检查设备功能。

5、外科手术

对于药物和介入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考虑外科消融或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切除或隔离致心律失常心肌组织。术后需长期随访评估疗效。

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饮食需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定期监测心电图,遵医嘱服药,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及时就医。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发作。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紧急情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