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7个月孕妇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孕期腹泻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感染、激素变化、食物过敏、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孕妇出现腹泻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小米粥、软面条等。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可适量补充蒸熟的苹果泥或胡萝卜泥,其中果胶成分能帮助吸附肠道水分。烹饪过程需确保食物彻底加热,避免因食物不洁加重症状。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次腹泻后饮用200-300毫升温水。可少量多次饮用加少许食盐的米汤,既能补充能量又能维持电解质平衡。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若呈深黄色提示存在脱水风险,必要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用40℃左右的热水袋包裹毛巾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热敷时保持侧卧位减少子宫对肠道的压迫。配合轻柔的顺时针腹部按摩能促进肠道蠕动恢复,但出现宫缩或阴道流血需立即停止。
细菌性腹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禁止自行服用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妊娠期禁用洛哌丁胺等强效止泻药。用药期间需监测胎动变化,若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停药。
腹泻伴随发热、脓血便、持续腹痛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前往产科和消化科就诊。医生可能通过粪便常规、血常规及胎心监护评估病情,严重脱水者需住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腹泻可能诱发宫缩,需排除早产风险并加强胎儿监测。
孕妇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隔夜饭菜或未彻底加热的肉类海鲜。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冰箱食物需生熟分开存放。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但乳糖不耐受者应选择无糖酸奶。保持每日适量散步等轻度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功能,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重明显下降需复查电解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