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大人乳糖不耐受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选择替代乳制品、药物治疗、改善肠道菌群等方式缓解。乳糖不耐受通常由遗传因素、肠道疾病、年龄增长、药物影响、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
减少或避免摄入含乳糖的食物,如牛奶、冰淇淋、奶油等。可选择少量多次饮用乳制品,或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以减缓乳糖消化速度。酸奶和奶酪等发酵乳制品乳糖含量较低,耐受性较好。
在食用乳制品前服用乳糖酶制剂,如乳糖酶片或乳糖酶胶囊,帮助分解乳糖。乳糖酶制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长期依赖。
选用无乳糖牛奶、豆奶、杏仁奶等替代品。这些产品经过特殊处理去除乳糖或本身不含乳糖,能提供类似营养且不易引发症状。
对于症状严重者,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缓解腹泻和腹胀。这些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通过补充益生菌如乳酸菌素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有益菌群生长,增强乳糖代谢能力。
乳糖不耐受者日常应注意阅读食品标签,避免隐形乳糖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烹饪时可尝试用椰浆、坚果奶等替代乳制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合并其他消化道疾病。长期避免乳制品者需通过其他途径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膳食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