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肩背肌筋膜炎可能由长期姿势不良、肌肉劳损、寒冷刺激、局部外伤、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中医针灸、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
长时间伏案工作或低头使用手机导致肌肉持续紧张,可能引发筋膜无菌性炎症。建议调整桌椅高度至肘关节呈90度,使用电脑时屏幕中心与视线平齐,每30分钟起身活动肩颈。
过度健身或突然增加运动量会造成肌纤维微损伤,表现为肩背部弥漫性酸痛。急性期应停止训练,采用红外线照射配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用,慢性期可进行瑜伽猫式伸展。
冬季未做好保暖或夏季空调直吹,可能诱发局部血管痉挛。发作时可使用艾叶煮水热敷,日常佩戴棉质护肩,避免睡竹席等凉性材质寝具。
跌倒撞击或运动拉伤后未彻底恢复,可能发展为慢性筋膜炎。急性损伤48小时内冰敷,后期用活血止痛膏配合微波治疗,严重者需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病可能伴发筋膜炎,表现为晨僵和夜间痛。需检测HLA-B27基因,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同时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
日常应避免单肩背包或侧卧玩手机,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乳胶枕,办公期间可进行肩胛骨后缩训练。饮食上增加三文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疼痛发作期限制咖啡因摄入。若出现上肢麻木或持续夜间痛,需及时排查颈椎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