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 其他泌尿疾病

只有早晚才大小便各一次正常吗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合仁 住院医师
宁津县中医院
立即预约
陈卓明 住院医师
乐安县罗陂乡卫生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偏瘫会引起大小便失禁吗?

偏瘫可能会引起大小便失禁,具体与神经损伤程度和病变部位有关。偏瘫患者若累及控制排尿排便的神经中枢或传导通路,可能出现失禁症状;若未损伤相关神经功能,则通常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偏瘫患者因脑卒中、脑外伤等导致大脑运动功能区受损时,可能同时影响支配膀胱和直肠的神经调控。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尿急、尿频或排便控制力下降,严重时发展为完全性失禁。这类情况多见于病变累及额叶、脑干或脊髓传导束,需通过康复训练和药物干预改善症状。

部分偏瘫患者仅表现为单侧肢体运动障碍,未波及排尿排便中枢神经。这类患者通常能保持正常的排泄功能,但可能因行动不便或认知障碍导致如厕困难,需辅助器具或护理支持。长期卧床者还需预防便秘或尿路感染等继发问题。

偏瘫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应尽早就医,通过尿动力学检查或影像学评估明确病因。康复期可结合盆底肌训练、定时排尿计划和药物管理如托特罗定缓释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综合干预。日常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饮水量与膳食纤维摄入,减少刺激性食物。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血栓会引起大小便失禁吗?

脑血栓可能会引起大小便失禁,通常与血栓累及控制排尿排便的神经中枢有关。脑血栓导致的大小便失禁主要有神经功能缺损、脑干或脊髓受累、急性期脑水肿、慢性期后遗症、合并其他脑血管病变等因素引起。

1、神经功能缺损

脑血栓若影响大脑皮层排尿中枢或骶髓排尿反射弧,可能导致尿急、尿失禁或排便控制障碍。常见于额叶或旁中央小叶梗死,患者可能出现无预警的尿失禁。此时需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治疗可选用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同时配合间歇导尿护理。

2、脑干或脊髓受累

延髓或高位脊髓供血区血栓会直接破坏排尿排便传导通路,引发弛缓性膀胱或肠道功能障碍。这类患者常伴随肢体瘫痪、感觉异常等症状,需进行磁共振明确病灶位置。急性期可短期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后期通过盆底肌训练改善功能。

3、急性期脑水肿

大面积脑梗死引发的颅内压增高可压迫控制二便的神经结构,导致暂时性失禁。多见于发病后1-3天,伴随意识障碍或喷射性呕吐。需紧急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同时留置导尿管避免尿潴留,待水肿消退后功能可能部分恢复。

4、慢性期后遗症

陈旧性脑血栓造成的不可逆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永久性二便功能障碍。患者通常存在运动障碍、认知下降等综合症状,需长期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控制膀胱过度活动,配合定时排便训练减少失禁发作。

5、合并其他脑血管病变

多发性脑梗死或合并脑出血时,累积性损伤会加重排尿排便障碍。这类情况需先治疗原发病,如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进展,同时针对尿失禁可选用米拉贝隆缓释片调节膀胱逼尿肌功能。

脑血栓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应尽早就诊神经内科,通过头颅CT或磁共振评估病灶范围。康复期需协助患者建立规律如厕习惯,保持会阴清洁预防尿路感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善便秘,避免用力排便诱发血压波动。家属需耐心协助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必要时使用成人护理垫等辅助用品。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不知道大小便怎么办?

脑梗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控制障碍时,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使用辅助工具、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及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脑梗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损伤,影响膀胱和肠道控制能力,通常与中枢神经损伤、肌肉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认知障碍或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生活习惯

定时如厕有助于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减少失禁发生。患者可在固定时间尝试排尿或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应坚持。限制睡前饮水可减少夜间尿失禁,避免摄入利尿饮料如咖啡或酒精。保持饮食中适量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加重排便困难。穿宽松衣物便于快速脱卸,使用防水床垫保护寝具。

2、使用辅助工具

成人纸尿裤能吸收尿液防止渗漏,选择吸水性强的产品可保持皮肤干燥。男性患者可用集尿器收集尿液,女性患者可用特殊设计的尿失禁护垫。坐便椅或床边便盆方便行动不便患者使用,安装扶手辅助起坐。智能尿湿提醒器通过湿度感应及时通知照护者更换,减少皮肤刺激风险。

3、康复训练

盆底肌锻炼增强尿道和肛门括约肌控制力,通过收缩放松练习改善功能。膀胱训练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步增加膀胱容量。生物反馈治疗利用仪器显示肌肉活动,帮助患者掌握控制技巧。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平衡和移动训练,可提高如厕转移能力。

4、药物治疗

奥昔布宁缓释片可缓解膀胱过度活动,减少尿急和尿频症状。托特罗定片作用于膀胱平滑肌,降低不自主收缩。盐酸米多君提升尿道括约肌张力,改善压力性尿失禁。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大便,预防便秘导致的排便困难。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口干、头晕等副作用。

5、手术干预

骶神经调节术通过植入电极改善膀胱和肠道功能,适用于顽固性病例。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为严重尿失禁患者提供机械控制。膀胱扩大术增加储尿容量,减少频繁排尿。结肠造口术用于严重肠道功能障碍,需长期护理。手术选择需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和康复潜力。

脑梗后大小便管理需要综合干预,家属应协助记录排泄情况,观察异常变化。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使用温和洗剂清洗后涂抹护臀霜。定期复查评估功能恢复,调整康复计划。营养均衡饮食维持正常胃肠功能,适当活动促进肠蠕动。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避免因尴尬拒绝社交活动。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颈椎骨折大小便怎么办?

颈椎骨折后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处理,可能由脊髓损伤、神经传导中断或局部压迫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导尿、药物辅助及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

颈椎骨折伴随脊髓损伤时,可能直接破坏支配膀胱和直肠的神经通路,导致尿潴留或失禁。早期表现为排尿困难、腹胀,严重时出现完全性尿便失禁。临床常采用留置导尿管缓解尿潴留,配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注射液等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修复。对于排便障碍,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必要时行灌肠处理。若骨折碎片压迫脊髓,需紧急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术解除压迫,术后配合间歇导尿训练逐步恢复排尿功能。

非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排尿迟缓但保留部分感觉功能,此时可采用定时按压下腹部的排尿训练。康复期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膀胱颈梗阻,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增强盆底肌控制力。长期卧床者需预防泌尿系感染,定期更换导尿管并用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排便管理需保持每日水分摄入,必要时短期使用开塞露辅助通便,同时进行肛门括约肌生物反馈训练。

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两小时翻身预防压疮,摄入足够膳食纤维和水分。康复阶段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排尿训练,从定时导尿过渡到自主排尿,避免长期依赖导尿管。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和残余尿量评估恢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通常需要数月时间,严重损伤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颈椎病严重时会造成大小便失禁吗?

颈椎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颈椎病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因脊髓受压引发神经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排尿排便控制能力。若出现此类症状需立即就医。

颈椎病发展为大小便失禁通常与脊髓型颈椎病相关。当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增生或韧带钙化严重压迫脊髓时,可能损伤控制膀胱和直肠的神经传导通路。患者除大小便障碍外,常伴随下肢无力、步态不稳、肢体感觉减退等脊髓压迫症状。此类情况多发生于长期未规范治疗或病情急剧加重的患者。

多数颈椎病患者不会出现大小便失禁。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肩部放射痛和手指麻木,交感型颈椎病以头晕、心悸为主,椎动脉型则多引发眩晕。这些类型通常不会直接影响骶髓排尿中枢功能。但若患者突然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大便失禁,需高度警惕脊髓急性损伤可能。

颈椎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低头、枕头过高等诱发因素,定期进行颈部肌肉锻炼。若出现肢体无力、行走踩棉感等脊髓受压征兆,或突发大小便功能障碍,须立即至神经外科或脊柱外科就诊,通过磁共振检查明确脊髓受压程度,必要时需手术解除压迫。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热门标签

髌骨脱位 胆管肿瘤 肺动静脉瘘 共同性斜视 急性胰腺炎 毛发角化病 尿道综合征 嗜铬细胞瘤 腹股沟滑动疝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