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童保健科

缺铁性贫血头晕,血红蛋白92吃药多久好

9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艾 住院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403医院
立即预约
贾金香 助理医师
临汾市开发区新立医院
立即预约
吴安乐 住院医师
合肥凤凰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冯博文 住院医师
南方燕岭医院
立即预约
杜建清 药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唐金龙 住院医师
上饶市常青医院
立即预约
廖小曼 住院医师
赣龙医院
立即预约
候亚益 主治医师
治河医院
立即预约
林冰燊 医士
漳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

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新生儿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70-200克每升,1个月至1岁婴儿为110-140克每升,1岁以上儿童为120-160克每升。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负责运输氧气的重要成分,其数值变化可反映儿童造血功能及营养状况。新生儿期血红蛋白水平较高,与胎儿期造血特点有关,出生后2-3个月可能出现生理性贫血。婴幼儿阶段血红蛋白值相对稳定,若低于110克每升需警惕缺铁性贫血。学龄期儿童血红蛋白接近成人水平,性别差异尚不明显。检测时需注意采血部位差异,静脉血较末梢血结果更准确。血红蛋白检测需结合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综合判断,单纯数值异常应复查确认。南方地区儿童可能因遗传因素略低于北方地区,但差异通常在10克每升以内。长期居住高原地区的儿童血红蛋白会适应性增高,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家长应定期带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查,6个月至2岁婴幼儿建议每3-6个月检测一次。日常饮食中要保证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含铁食物的摄入,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需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补充铁剂。发现血红蛋白异常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完善铁代谢、地中海贫血筛查等检查,避免自行补充铁剂。血红蛋白轻度降低可通过饮食调整改善,明显降低或持续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红蛋白浓度高是什么原因?

血红蛋白浓度高可能与血液浓缩、高原反应、慢性缺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可分为相对性增高和绝对性增高,需结合具体病因分析。

1、血液浓缩

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或大量出汗可能导致体液丢失,血液浓缩引起血红蛋白相对性增高。这种情况通常伴随口干、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及时补液后指标可恢复正常。建议避免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出现脱水症状时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

2、高原反应

长期居住高原地区时,机体为适应低氧环境会代偿性增加红细胞生成,导致血红蛋白绝对性增高。可能伴随头晕、胸闷等高原反应症状,通过吸氧或返回平原地区后可逐渐缓解。高原工作者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

3、慢性缺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会导致机体长期缺氧,刺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口唇紫绀、杵状指等表现,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控制慢阻肺症状。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这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表现为红细胞自主性过度增生,血红蛋白常超过180g/L。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潮红、头痛、血栓形成等症状,需通过静脉放血或使用羟基脲片控制红细胞数量,定期监测JAK2基因突变情况。

5、肾脏疾病

肾囊肿、肾癌等肾脏病变可能异常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血红蛋白病理性增高。这类患者可能伴随腰痛、血尿等症状,需进行肾脏B超或CT检查,治疗可选用甲磺酸索拉非尼片等靶向药物,必要时行肾部分切除术。

发现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时应避免自行服用补铁药物,戒烟并保持适度饮水。建议完善铁代谢、促红细胞生成素检测及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长期血红蛋白增高者需警惕血栓风险,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定期监测血液粘稠度指标。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红蛋白偏低怎么快速补?

血红蛋白偏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主要有增加红肉摄入、口服硫酸亚铁片、治疗消化道出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输血治疗等方法。

1、增加红肉摄入

动物肝脏、牛肉等红肉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每周摄入3-4次猪肝或鸭血,每次50-100克,配合维生素C含量高的橙子等水果可促进铁吸收。需注意红肉摄入过量可能增加胃肠负担。

2、口服硫酸亚铁片

硫酸亚铁片是临床常用补铁药物,适用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该药物可能引起黑便、便秘等不良反应,建议餐后服用。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避免与钙剂、浓茶同服影响吸收。

3、治疗消化道出血

长期痔疮出血或胃溃疡可能导致慢性失血。需通过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止血,必要时行内镜下治疗。控制出血源后血红蛋白会逐渐回升。

4、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补充叶酸片和维生素B12注射液。叶酸缺乏常见于孕妇和长期饮酒者,维生素B12缺乏多见于胃切除术后患者。两者联合补充可促进红细胞成熟。

5、输血治疗

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出现明显缺氧症状时,需紧急输注浓缩红细胞。输血能快速提升血红蛋白水平,但需严格配型并监测输血反应。输血后仍需查找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血红蛋白偏低者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动物性食物摄入。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烹饪可使用铁锅。轻度贫血可通过食物调理改善,中重度贫血或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长期贫血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监测指标变化。运动宜选择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红蛋白偏高是啥意思?

血红蛋白偏高是指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生理性因素包括高原居住、剧烈运动等,病理性因素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肾脏肿瘤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1、生理性因素

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或进行高强度运动时,机体为适应缺氧环境会代偿性增加血红蛋白合成,导致浓度暂时性升高。此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脱离环境或休息后多可自行恢复。日常需注意避免突然进入低氧环境,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及补水。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该病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可能与JAK2基因突变有关,表现为血红蛋白持续超过185g/L男性或165g/L女性,常伴随头痛、皮肤瘙痒、脾肿大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羟基脲片、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控制血细胞增殖,必要时采用放血疗法。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慢性缺氧刺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血红蛋白代偿性增高。患者多存在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规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改善肺功能,同时进行长期氧疗降低血红蛋白水平。

4、先天性心脏病

右向左分流的紫绀型先心病如法洛四联症会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引发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患儿可能出现杵状指、发育迟缓等表现。需根据病情选择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控制症状,或通过手术矫正畸形。

5、肾脏肿瘤

肾细胞癌等肿瘤可能异常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典型症状包括血尿、腰部包块、消瘦等。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必要时联合舒尼替尼胶囊等靶向药物治疗。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2500毫升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饮食宜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西蓝花等,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高黏滞血症表现应立即就医。病理因素导致者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放血或服用活血药物。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红蛋白高有什么影响?

血红蛋白高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血栓风险升高,也可能提示缺氧、脱水或骨髓增生性疾病。血红蛋白升高的影响主要有组织缺氧代偿性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原适应反应、严重脱水等。

1、组织缺氧代偿性增高

长期吸烟或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可能导致机体缺氧,刺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使骨髓造血功能亢进。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口唇发绀等症状,需通过低流量吸氧改善,必要时采用静脉放血疗法。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增殖会导致血红蛋白持续升高,患者常见面颊潮红、皮肤瘙痒,可能伴随脾脏肿大。确诊需进行JAK2基因检测,治疗可选用羟基脲片、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患者因长期低氧血症,会刺激血红蛋白代偿性升高。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桶状胸,需规范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

4、高原适应反应

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时,机体为适应低氧环境会使血红蛋白短期内升高20-30克/升。可能出现头痛、失眠等高原反应症状,建议分阶段适应海拔,必要时服用乙酰唑胺片缓解症状。

5、严重脱水

剧烈腹泻、高温作业等导致体液大量丢失时,血液浓缩可引起血红蛋白相对性增高。伴随口渴、尿量减少等表现,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Ⅲ或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长时间高温环境作业。吸烟者应逐步戒烟,高原旅行前做好适应性训练。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若血红蛋白持续超过180克/升或伴随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血液科或呼吸科排查病因。饮食注意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适量增加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摄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肺鼠疫 黄斑裂孔 尿道息肉 软纤维瘤 食管囊肿 头皮裂伤 变应性鼻炎 肺芽生菌病 乳头状汗腺腺瘤 1型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紊乱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