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介入治疗可能引发肝功能损害、栓塞综合征、感染风险增加、肿瘤破裂出血等危害。介入治疗作为姑息性手段,需权衡利弊后谨慎选择。
1、肝功能损害介入治疗使用的化疗药物或栓塞材料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转氨酶升高、黄疸等肝功能异常表现。治疗前需评估Child-Pugh分级,术后需监测肝功能指标。
2、栓塞综合征肿瘤血管栓塞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栓塞后综合征,通常持续3-7天。严重者可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需对症支持治疗。
3、感染风险介入操作可能破坏胆管屏障,增加肝脓肿发生概率。免疫力低下患者更易出现菌血症,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严格无菌操作。
4、肿瘤破裂富血供肿瘤在栓塞后可能出现缺血坏死,存在自发性破裂导致腹腔大出血的风险。需密切监测血压及血红蛋白变化,必要时行急诊介入止血。
晚期肝癌患者选择介入治疗时,建议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预期效果与潜在风险,治疗期间注意补充营养支持,定期复查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