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触诊能发现异常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腹部触诊的内容有什么?

腹部触诊主要包括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脏器触诊、肿块及液波震颤等内容。腹部触诊是体格检查的重要部分,有助于发现腹内脏器病变、炎症、肿瘤等异常情况。

1、腹壁紧张度

通过手掌轻触腹壁评估肌肉紧张程度。腹膜炎时出现板状腹,肠梗阻可见局部肌紧张。触诊时需观察患者表情变化,区分自主性与反射性肌紧张。检查应从无痛区开始,最后触诊可疑病变部位。

2、压痛反跳痛

压痛指按压时产生的疼痛,反跳痛是突然抬手时的剧痛。麦氏点压痛提示阑尾炎,墨菲征阳性见于胆囊炎。反跳痛是腹膜刺激征的重要表现,需注意与浅表压痛鉴别。检查时应避免粗暴操作。

3、脏器触诊

肝脏触诊注意下缘位置、质地及表面情况。脾脏肿大时可触及脾切迹。肾脏采用双手触诊法,膀胱充盈时可触及。正常脏器多不可触及,触及异常包块需记录大小、形态及活动度。

4、肿块检查

发现肿块需明确位置、大小、形状、硬度、活动度及压痛。炎性肿块多有压痛且边界不清,肿瘤常质地坚硬。腹腔内肿块随呼吸移动,腹壁肿块则不移动。需结合影像学进一步鉴别肿块性质。

5、液波震颤

检查腹腔积液的特殊手法,需助手协助。大量腹水时可出现液波震颤,少量腹水需借助移动性浊音判断。需与肠管积液鉴别,卵巢囊肿也可出现类似体征。肝硬化、心衰等疾病常导致腹水形成。

腹部触诊需要温暖的手部、合适的体位和规范的手法。检查前应排空膀胱,患者取仰卧位屈膝放松。触诊顺序建议按顺时针方向进行,先浅后深,先健侧后患侧。发现异常体征需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日常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暴饮暴食,出现持续腹痛、包块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心脏触诊区位置及顺序?

心脏触诊区主要包括心尖搏动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区,触诊顺序通常从心尖区开始,依次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1、心尖搏动区

心尖搏动区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约1厘米处,是心脏收缩时心尖撞击胸壁形成的搏动点。触诊时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检查者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轻触该区域,可感知心尖搏动的强度、范围和节律。心尖搏动异常可能提示左心室肥大、心肌病变或心脏位置异常。

2、肺动脉瓣区

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触诊时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用手掌根部轻压该区域。正常状态下该区域无震颤感,若触及震颤可能提示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等疾病。触诊需注意与呼吸运动区分,避免误判。

3、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触诊方法与肺动脉瓣区类似。该区域触及震颤可能提示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触诊时应对比左右两侧搏动差异,主动脉瓣病变常伴随颈动脉异常搏动,需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主要评估主动脉瓣反流产生的异常血流。触诊时用指尖轻触可感知舒张期震颤,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该区域触诊需在患者屏气状态下进行,减少呼吸干扰。

5、三尖瓣区

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下端偏左处,即第四五肋间胸骨左缘。触诊时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用手掌轻压该区域。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右心衰竭患者可能观察到颈静脉怒张与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心脏触诊是心血管系统检查的重要环节,操作时需保持环境温暖,患者体位舒适。触诊前应修剪指甲避免划伤皮肤,手法由轻到重逐步施压。发现异常搏动或震颤时,需结合听诊、心电图等进一步检查。日常注意监测心率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低盐饮食,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触诊到的甲状腺结节要超声证实吗?

触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需要通过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认。超声检查能更准确地评估结节性质、大小、位置及血流情况,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

1、性质鉴别:

触诊仅能感知结节存在和大致硬度,无法判断囊实性。超声可清晰区分囊性、实性或混合性结节,囊性结节多为良性,实性结节需警惕恶性可能。

2、大小测量:

触诊对结节体积评估存在误差,超声能精确测量三维径线。直径超过10毫米或短期内增长迅速的结节需重点关注。

3、位置确认:

触诊难以定位深部或较小结节,超声可发现2-3毫米的微小病灶。尤其对靠近气管、喉返神经等关键部位的结节,精确定位至关重要。

4、血流评估:

超声多普勒能检测结节血流信号,丰富血流可能提示代谢活跃。血流分布模式对鉴别良恶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伴随征象:

超声可发现微钙化、边界不清等恶性特征。同时检查颈部淋巴结状态,发现异常肿大淋巴结需进一步评估。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碘饮食,限制海带紫菜等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但避免颈部剧烈活动。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结节变化,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及时就诊。日常注意情绪调节,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触诊到的甲状腺结节都要超声来证实吗?

触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通常需要通过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认。甲状腺结节的评估方法主要有触诊初步筛查、超声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测、细针穿刺活检以及临床随访观察。

1、触诊初步筛查:

触诊是甲状腺结节最基础的检查手段,医生通过手指触摸颈部区域判断结节的大小、质地和活动度。但触诊存在明显局限性,仅能发现直径大于10毫米的结节,且无法准确判断结节性质。临床数据显示触诊的假阴性率可达50%,这意味着半数实际存在的结节可能被漏诊。

2、超声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结节诊断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小至2毫米的结节。通过高频探头可评估结节边界、回声、钙化灶及血流信号等特征,对判断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超声检查无辐射、可重复性强,能发现触诊无法触及的微小结节,并指导后续穿刺定位。

3、血液学检测: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可辅助判断结节是否影响甲状腺功能。部分自主功能性结节可能导致甲状腺毒症,而桥本甲状腺炎伴发的结节常有抗体水平升高。但血液检查不能直接判断结节性质,需结合影像学综合评估。

4、细针穿刺活检:

对于超声检查提示可疑恶性的结节,需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该检查能获取结节细胞样本,对鉴别良恶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国际指南推荐对直径大于1厘米且具有可疑超声特征的结节进行穿刺,准确率可达90%以上。

5、临床随访观察:

对于超声评估为低风险的良性小结节,通常建议6-12个月定期复查。随访期间需监测结节大小变化及新发症状,超过20%的体积增长或出现声音嘶哑等压迫症状时需重新评估。多数良性结节只需定期观察,无需特殊处理。

甲状腺结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但避免过量补碘。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建议选择瑜伽、游泳等温和运动方式。避免颈部受压和剧烈扭转动作,洗澡时不要用力揉搓甲状腺区域。保持情绪平稳对甲状腺健康尤为重要,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出现颈部明显肿大、吞咽困难或声音改变时应及时就诊。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心脏触诊区的位置在哪里?
心脏触诊区的位置主要包括心尖搏动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三尖瓣区和二尖瓣区。这些区域分别位于胸骨左缘第5肋间、胸骨左缘第2肋间、胸骨右缘第2肋间、胸骨下端左缘和胸骨左缘第4肋间。心脏触诊是医生通过触摸患者胸部特定区域来评估心脏大小、位置和搏动情况的重要方法。 1、心尖搏动区位于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厘米处。医生通过触诊该区域可以判断心脏的大小和位置是否正常。心尖搏动异常可能提示心脏肥大或移位。 2、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触诊该区域有助于评估肺动脉瓣的功能状态。肺动脉瓣区搏动增强可能提示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瓣狭窄。 3、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通过触诊该区域可以了解主动脉瓣的功能情况。主动脉瓣区搏动异常可能提示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4、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下端左缘。触诊该区域有助于评估三尖瓣的功能状态。三尖瓣区搏动异常可能提示三尖瓣关闭不全或右心功能不全。 5、二尖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通过触诊该区域可以了解二尖瓣的功能情况。二尖瓣区搏动异常可能提示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心脏触诊是心脏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通过触诊这些特定区域可以初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和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发现心脏触诊区搏动异常,建议进一步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心脏触诊区的位置和触诊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定期进行心脏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预防心脏疾病。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肠炎 肌无力 巴西紫热 胆管扩张 边缘性龈炎 肩峰下滑囊炎 室性心动过速 十二指肠憩室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2型糖尿病性神经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