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 其他血液病

血浆透析对身体是否健康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冬 主治医师
保定市第一医院
立即预约
李玉丰 住院医师
天津市海河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血液透析前要做什么准备?

血液透析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身体准备和物品准备,主要包括了解透析流程、控制饮食饮水量、准备透析用品等。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方法,透析前需要提前了解透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减轻对治疗的恐惧感。透析前一天需要测量体重并记录,方便医生调整脱水量。透析前4小时内需要控制饮水量,避免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透析当天需要穿着宽松衣物,方便穿刺操作。透析前需要准备止血带、消毒用品、穿刺针等医疗耗材,部分医院会提供这些物品。透析前需要测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评估是否适合进行透析。透析前需要排空膀胱,避免透析过程中出现尿意。透析前需要清洁穿刺部位皮肤,降低感染风险。

血液透析前需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透析前一天避免高钾高磷食物,防止电解质紊乱。透析当天早餐建议选择低蛋白低盐食物,避免油腻难消化食品。透析前需要确保血管通路通畅,动静脉内瘘患者需要做好内瘘护理。长期透析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透析前需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影响治疗效果。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等不适症状,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透析结束后需要按压穿刺点15分钟以上,防止出血和血肿形成。

血液透析患者平时需要注意控制水分摄入,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1公斤。饮食上需要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同时限制蛋白质、钾、磷、钠的摄入量。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发生。严格遵医嘱用药,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献血浆的十大好处有哪些?

献血浆主要有补充血容量、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造血功能、辅助治疗某些疾病、提升心理健康、支持医疗用血需求等好处。

1、补充血容量

献血浆后,人体会迅速启动代偿机制,通过体液调节补充丢失的血浆容量。这一过程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稳定,短期内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浆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2、促进新陈代谢

定期献血浆可加速体内老旧血浆成分的更替,促进肝脏合成新的蛋白质。血浆中的代谢废物随捐献被清除,新鲜血浆成分生成能改善细胞微环境。这种良性循环对维持机体代谢平衡具有积极作用。

3、降低血液黏稠度

献血浆直接减少血液中水分和蛋白含量,短期内可降低全血黏度。对于血脂偏高或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人群,适度献血浆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动性。但需注意不能替代正规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调节免疫功能

血浆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定期更新这些物质可能重新激活免疫系统。部分研究表明,规律献血浆者某些免疫指标更趋稳定。但具体机制仍需更多医学研究证实。

5、改善微循环

血浆置换可暂时性降低血液黏滞度,增加毛细血管血流灌注。对于存在轻度微循环障碍者,可能缓解组织缺氧状态。这种改善通常在献血浆后24-48小时内最为明显。

6、预防心血管疾病

通过定期清除血浆中过量的脂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可能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风险。长期规律献血浆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但需配合健康生活方式才能发挥协同保护作用。

7、促进造血功能

献血浆会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加速血细胞更新。这种生理性刺激可使造血系统保持良好应激能力。但贫血或造血功能异常者应避免献血浆。

8、辅助治疗某些疾病

血浆单采术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血色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代谢性疾病。通过选择性去除病理成分,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这类治疗需在专业医疗单位严格监控下进行。

9、提升心理健康

献血浆行为可激发积极心理效应,通过利他行为获得社会认同感。部分献血者反馈捐献后情绪更为愉悦,这种心理获益可能与内啡肽释放有关。

10、支持医疗用血需求

捐献的血浆是制备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救命药物的原料。每份血浆都可能挽救多个危重患者的生命,这种社会价值远超个人生理获益。

献血浆前后需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首次献血浆者应如实告知健康状况,经专业评估符合标准后再进行捐献。两次献血浆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4天,年捐献次数不宜超过24次。捐献后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需立即告知医务人员,适当补充含电解质饮品有助于快速恢复。特殊人群如孕妇、经期女性、低体重者应暂缓献血浆。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什么?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含有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而血清是血液凝固后分离出的液体,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已转化为纤维蛋白。

血浆通过抗凝处理获得,保留了全部凝血因子和蛋白质成分。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后剩余液体即为血清。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但含有其他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球蛋白以及电解质、激素等物质。临床检测中,血清样本避免了抗凝剂干扰,适用于多数生化指标检测。

血浆样本需要添加抗凝剂防止凝固,适用于凝血功能检测。血浆比血清多出的纤维蛋白原对止血功能至关重要,在血管损伤时能迅速形成止血栓。血清因不含纤维蛋白原,更利于某些特定项目的检测准确性,如心肌酶谱、肿瘤标志物等。

采集血液标本时需根据检测目的选择制备血浆或血清。使用促凝管可加速血清分离,而抗凝管则用于血浆制备。两种标本在离心处理后均应为澄清淡黄色液体,若出现溶血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实验室应根据不同检测项目的要求规范处理标本,确保检验数据的可靠性。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透析常用的药有哪些?

透析患者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碳酸氢钠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骨化三醇软胶囊、左卡尼汀注射液、琥珀酸亚铁片等。透析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以维持电解质平衡、改善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

1、碳酸氢钠片

碳酸氢钠片主要用于纠正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代谢性酸中毒。透析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体内酸性代谢产物无法有效排出,容易导致酸中毒。碳酸氢钠片可以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维持酸碱平衡。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腹胀、嗳气等不适,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碱中毒。

2、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用于治疗肾性贫血。透析患者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力下降,导致贫血。该药物能刺激骨髓造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使用时需监测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避免血红蛋白上升过快导致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3、骨化三醇软胶囊

骨化三醇软胶囊用于调节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肾功能衰竭会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导致低钙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化三醇是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使用时需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4、左卡尼汀注射液

左卡尼汀注射液用于改善透析患者的肉碱缺乏症状。透析过程中水溶性物质如左卡尼汀容易丢失,导致乏力、肌肉痉挛等症状。左卡尼汀参与脂肪酸代谢,能改善心肌和骨骼肌功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5、琥珀酸亚铁片

琥珀酸亚铁片用于补充透析患者铁储备不足导致的缺铁性贫血。透析患者由于失血、铁吸收障碍等原因容易缺铁。琥珀酸亚铁能补充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可能引起便秘、黑便等不良反应,建议与维生素C同服以促进铁吸收。

透析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日常应注意控制水分和钾、磷的摄入,保持规律透析。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态。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饮食上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限制高磷食物如奶制品、坚果的摄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透析病人能吃蛋白粉吗?

透析病人一般可以适量吃蛋白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摄入量。蛋白粉可能帮助补充营养,但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透析病人由于肾功能受损,蛋白质代谢产物无法有效排出体外,过量蛋白质摄入可能导致血尿素氮升高。蛋白粉作为高浓度蛋白质来源,使用时需考虑患者残余肾功能、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低蛋白饮食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常规建议,但透析病人因透析过程中会丢失部分氨基酸,反而需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乳清蛋白粉因其高生物价和丰富必需氨基酸,可能更适合透析病人。大豆蛋白粉虽为植物蛋白,但含磷较高需谨慎选择。透析病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通常建议为每公斤体重1-1.2克,其中优质蛋白应占一半以上。蛋白粉使用前应检测血磷、血钾水平,避免加重电解质紊乱。部分蛋白粉添加了糖分或调味剂,糖尿病透析患者需特别注意成分表。

存在严重高磷血症、难以控制的高钾血症或蛋白质能量消耗综合征的透析病人,使用蛋白粉风险较高。未规律透析或透析不充分的患者,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风险增加。对乳制品过敏者需避免乳清蛋白粉,可选择水解蛋白配方。急性感染期、严重酸中毒或尿毒症症状明显时,应暂停蛋白粉补充。某些特殊配方的肾病专用蛋白粉含有必需氨基酸组合,但价格较高且需严格按医嘱服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的患者,液体形式的蛋白粉可能加重容量负荷。

透析病人使用蛋白粉前应咨询肾内科医生或临床营养师,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营养指标。选择蛋白粉时注意磷、钾添加剂含量,避免在非透析日大量使用。同时需保证足够热量摄入,避免蛋白质被作为能量消耗。日常饮食应以鸡蛋、鱼肉等天然优质蛋白为主,蛋白粉仅作为补充。出现恶心、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色汗症 布氏菌病 肝动脉瘤 屈光不正 桡骨骨折 胡桃夹食管 骶髂关节结核 神经纤维肉瘤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