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输血感染概率较低,但存在一定风险。感染风险主要与输血前筛查、血制品储存、免疫功能、操作规范等因素有关。
1、输血前筛查正规血站对献血者血液进行严格传染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原体检测,可大幅降低经血传播疾病风险。早产儿输血前需复核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
2、血制品储存红细胞制品在2-6℃保存可抑制细菌繁殖,血小板需20-24℃振荡保存。血库严格执行冷链管理,但储存时间延长可能增加污染风险,家长可确认血制品使用有效期。
3、免疫功能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输血相关感染。输血时可考虑使用辐照血制品灭活淋巴细胞,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风险。
4、操作规范医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使用一次性输血器具,严格消毒穿刺部位,能有效避免外源性感染。输血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
建议家长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输血治疗,输血后注意观察早产儿有无发热、皮疹等反应,定期随访血常规和感染指标。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