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子宫内膜腺癌切除后身体抵抗力很差怎样调理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感冒如何提高抵抗力?

小儿感冒可通过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接种疫苗、补充益生菌等方式提高抵抗力。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与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营养不足、接触传染源、基础疾病等原因有关。

1、均衡饮食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适量食用富含锌的牡蛎、坚果,锌元素有助于免疫细胞增殖。避免高糖高盐食物,减少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2、规律作息

确保每日10小时以上睡眠,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的深度睡眠能增强免疫功能。建立固定作息时间表,避免睡前过度兴奋。午间可安排30分钟小睡,帮助恢复体力。

3、适度运动

每日进行1小时户外活动如跳绳、踢球,阳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合成。冬季可选择室内游泳、体操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后着凉。

4、接种疫苗

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计划免疫项目。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形成免疫记忆。接种后观察30分钟有无不良反应。

5、补充益生菌

适量食用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制剂可选择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影响效果。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次以上。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避免骤冷骤热。感冒流行期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增加山药、百合等健脾益肺食材,帮助正气恢复。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增强儿童抵抗力的药?

增强儿童抵抗力一般无须使用药物,可通过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等方式改善。若存在免疫功能缺陷等特殊情况,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玉屏风颗粒、槐杞黄颗粒等免疫调节药物。

一、食物1. 优质蛋白

鱼类、瘦肉、鸡蛋等富含优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合成的原料,有助于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建议每日适量摄入,避免过量增加胃肠负担。

2. 维生素A

动物肝脏、胡萝卜等食物含丰富维生素A,能维持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完整性,减少病原体侵入概率。每周食用1-2次即可满足需求。

3. 维生素C

柑橘类水果、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活性,缩短感冒病程。建议选择新鲜果蔬,高温烹饪易破坏营养成分。

4. 锌元素

牡蛎、南瓜子等含锌量较高,锌缺乏会导致胸腺萎缩和T细胞功能下降。儿童每日锌需求量为4-8毫克,过量补充可能引发恶心。

5. 益生菌

酸奶、发酵食品含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免疫系统发育。选择无添加糖的产品,冷藏保存以维持活性菌数量。

二、药物1. 匹多莫德口服液

适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

2.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

含多种氨基酸和多肽成分,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脾虚易感儿童效果较明显,需用温水溶解后服用。

3.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

从动物脾脏提取的转移因子,能传递免疫信息给未致敏淋巴细胞。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反复感染。

4. 玉屏风颗粒

中药复方制剂,含黄芪、白术等成分,具有益气固表作用。对表虚自汗、体虚易感冒者有一定预防效果。

5. 槐杞黄颗粒

由槐耳菌质、枸杞等组成,通过促进干扰素生成增强抗病毒能力。服用期间应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

儿童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家长应优先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善抵抗力。确需用药时须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购买免疫增强剂。日常注意保持居室通风,按时接种疫苗,在流感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若孩子出现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增加抵抗力的药物有哪些?

增加抵抗力可以遵医嘱服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胸腺肽肠溶片、玉屏风颗粒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帮助提升机体抗病能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使用。

一、匹多莫德口服液

匹多莫德口服液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主要成分为匹多莫德,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该药物通过刺激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对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使用期间可能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过敏体质者慎用。

二、脾氨肽口服冻干粉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提取自健康动物脾脏,含多种氨基酸和多肽成分,可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紊乱的辅助治疗。该药物能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分化,改善反复感冒等免疫力低下症状。服用时需用凉开水溶解,避免与温热食物同服影响活性。

三、转移因子口服溶液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是从健康动物白细胞中提取的小分子多肽,具有传递免疫信息的功能。适用于病毒性感染辅助治疗,如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等。该药物可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识别能力,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四、胸腺肽肠溶片

胸腺肽肠溶片主要成分为胸腺肽,能够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善免疫功能减退状态。常用于中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肿瘤放化疗后免疫辅助治疗。肠溶制剂可减少胃酸破坏,建议餐前半小时服用以保持药效。

五、玉屏风颗粒

玉屏风颗粒为中成药制剂,含黄芪、白术、防风等成分,具有益气固表功效。适用于表虚不固导致的体虚易感冒症状,能减少呼吸道感染发作频率。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食物,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

除药物干预外,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摄入对提升免疫力同样重要。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蛋、西蓝花等。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促进免疫细胞活性。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必要时可通过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出现持续免疫力低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因素。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童抵抗力差怎么调理?

儿童抵抗力差可通过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补充营养素、接种疫苗等方式调理。抵抗力差可能与营养不足、睡眠不足、缺乏运动、微量元素缺乏、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1、均衡饮食

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优先选择鸡蛋、鱼肉、豆制品等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来源。每天提供5种以上新鲜蔬菜水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盐零食,减少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每周可安排2-3次动物肝脏补充铁和维生素A。

2、规律作息

确保学龄前儿童每天睡眠10-13小时,学龄儿童9-11小时。建立固定就寝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接触电子屏幕。午睡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以免影响夜间睡眠。保持卧室温度18-22℃、湿度50%-60%的舒适环境,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寝具。

3、适度运动

每天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可选择跳绳、游泳、球类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疲劳。冬季运动前后做好保暖,夏季避开正午高温时段。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推荐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

4、补充营养素

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锌、铁等微量营养素。维生素D每日补充400-800IU,锌元素每日补充3-5mg。缺铁性贫血患儿需遵医嘱补充铁剂,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吸收。益生菌制剂可选择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菌株。

5、接种疫苗

按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建议每年秋季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二类疫苗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接种后观察30分钟,出现局部红肿可冷敷处理。发热患儿应暂缓接种,待痊愈后补种。

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曲线,记录每月身高体重变化。保持居家环境清洁,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传染病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不少于20秒。若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免疫缺陷等疾病。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鼻炎是因为抵抗力差吗?

鼻炎可能与抵抗力差有关,但并非唯一原因。鼻炎的常见诱因包括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倾向以及鼻腔结构异常等。抵抗力下降确实可能增加鼻炎发作概率,但需结合具体类型分析。

1、过敏原刺激

过敏性鼻炎多由花粉、尘螨等致敏物质引发,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相关。患者接触过敏原后,鼻腔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出现打喷嚏、鼻塞等症状。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可考虑脱敏治疗。

2、病毒感染

急性病毒性鼻炎常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抵抗力低下时更易感染。表现为流清水样鼻涕、咽痛等感冒症状。通常具有自限性,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缓解症状,若继发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3、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干燥或寒冷环境会损伤鼻黏膜屏障功能。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氮、PM2.5等污染物可直接刺激鼻腔,导致慢性非过敏性鼻炎。建议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外出佩戴防护口罩。

4、遗传倾向

约30%-50%过敏性鼻炎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与特定基因调控的免疫应答异常有关。这类人群往往合并哮喘或湿疹,需早期干预。可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抗体辅助诊断,治疗以鼻用糖皮质激素为主。

5、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解剖问题会导致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增加黏膜炎症风险。可能伴随头痛、嗅觉减退,需通过鼻内镜或CT检查确诊。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鼻中隔矫正术等外科治疗。

预防鼻炎发作需综合管理:保持室内湿度40%-60%,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尘螨;均衡摄入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增强免疫力;坚持有氧运动改善鼻腔血液循环;避免用力擤鼻损伤黏膜。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黄绿色脓涕,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排查鼻窦炎等并发症。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热门标签

败血症 色素痣 肠胃炎 声带息肉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损伤 慢性骨髓炎 输卵管肿瘤 三叉神经痛 老年性睑外翻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