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保健科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和小儿清热宁颗粒一起吃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长生 主任医师
浙医二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怎么样?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是一种适用于儿童感冒症状的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病毒等作用。该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使用前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服,防止药物过量。

1、成分与功效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的核心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退热镇痛作用;盐酸金刚烷胺可阻断病毒复制,对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效果。辅料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可减轻流涕、喷嚏等过敏症状。该药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缓解感冒症状,但需注意其不适用于细菌性感染或重症流感。

2、适用症状

该药物针对3岁以上儿童出现的感冒相关症状,如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发热、明显影响活动的头痛或肌肉酸痛、病毒性感冒早期的鼻咽部症状。对于仅出现单一轻微症状如偶发喷嚏或轻微鼻塞的情况,通常不建议立即用药,可优先选择物理降温或鼻腔冲洗等非药物干预。

3、使用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须避免同时服用其他解热镇痛药,防止对乙酰氨基酚超量导致肝损伤。癫痫患儿禁用金刚烷胺成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慎用。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度嗜睡、口干等反应,若出现皮疹、呕吐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症状未缓解需就医。

4、特殊人群禁忌

1岁以下婴儿禁用该药物,3岁以下幼儿须医生指导使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禁用。与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时可能增强镇静作用,与抗胆碱药同用可能加重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5、药物相互作用

该药物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与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同服会加速代谢降低疗效。金刚烷胺成分可能增强多巴胺能药物副作用,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能引起低血压。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儿须间隔14天以上才能服用本药。

儿童感冒期间除规范用药外,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湿度。鼓励患儿多饮温水,进食易消化的粥类、新鲜水果等食物。发热期可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鼻塞严重时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鼻。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嗜睡等表现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禁用人群?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禁用于1岁以下婴儿、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患有苯丙酮尿症儿童以及正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

1、1岁以下婴儿:

该年龄段婴儿肝脏代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药物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和金刚烷胺成分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会导致肝损伤,金刚烷胺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副作用。此阶段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更安全的退热药物。

2、肝肾功能不全者:

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代谢药物能力显著下降,易导致药物蓄积中毒。肾功能不全者排泄药物受阻,金刚烷胺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毒性反应。这类患者需在医生监护下调整剂量或选用替代药物,必要时进行肝功能监测。

3、药物成分过敏者:

对乙酰氨基酚或金刚烷胺过敏者使用后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既往有解热镇痛药过敏史者需特别注意,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苯丙酮尿症儿童:

药物中的辅料可能含有阿斯巴甜,代谢后产生苯丙氨酸。苯丙酮尿症患者无法正常代谢苯丙氨酸,可能导致智力发育障碍。这类患儿应选择不含阿斯巴甜的替代药物,并严格遵循特殊饮食要求。

5、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

金刚烷胺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能引发高血压危象等严重不良反应。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两药使用间隔应超过14天。合并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除上述禁用人群外,2-6岁儿童使用需谨慎,应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用药期间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防止过量中毒。服药后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嗜睡、兴奋等神经系统反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药物代谢,发热期间建议选择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用药3天症状未缓解或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检查。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是退烧药吗?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不是专门的退烧药,其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金刚烷胺,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病毒作用。

1、成分解析: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150毫克和盐酸金刚烷胺5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确实具有退热效果,但该药物是复方制剂,并非单一功能的退热药。盐酸金刚烷胺主要针对甲型流感病毒,用于抗病毒治疗。

2、适应症范围:

该药物适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其退热作用属于对症治疗范畴,主要针对病毒性感染伴随的发热症状,不能替代专门的退热药物。

3、作用机制: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盐酸金刚烷胺则通过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控制感染源。

4、使用注意事项:

1岁以下儿童禁用,6岁以下儿童慎用。不能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服,避免过量导致肝损伤。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如恶心、食欲减退等。

5、替代选择:

单纯退热建议选择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制剂或布洛芬混悬液。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复方感冒药处理高热症状。

儿童发热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4-26℃为宜。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如出现嗜睡、抽搐、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恢复期注意补充维生素C,适当食用新鲜果蔬,避免剧烈运动。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和头孢能一起吃吗?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和头孢类药物不建议同时服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分开使用。氨酚烷胺颗粒主要用于缓解感冒症状,而头孢类药物属于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两者作用机制不同,同时使用可能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1、药物作用机制不同。氨酚烷胺颗粒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具有解热镇痛、抗病毒和抗过敏作用,适用于缓解感冒症状。头孢类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2、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同时服用氨酚烷胺颗粒和头孢类药物可能增加肝肾负担,尤其是对乙酰氨基酚与某些头孢类药物合用可能加重肝脏损伤。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影响药效,降低治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3、用药建议。如果需要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建议间隔至少1-2小时服用,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具体用药方案应遵循医生指导,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4、注意事项。在使用氨酚烷胺颗粒和头孢类药物时,应注意患儿的饮食和休息,多喝水以促进药物代谢。避免给患儿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不适。如患儿对其中任何一种药物过敏,应立即停药并告知 5、替代方案。如果患儿仅为普通感冒,不建议盲目使用抗生素。可通过多休息、多喝水、适当使用退热药等方式缓解症状。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和头孢类药物虽然可以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疾病,但不应随意同时使用。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才能确保治疗效果和患儿安全。如对用药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和阿莫西林颗粒能一起吃吗?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和阿莫西林颗粒可以一起服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氨酚烷胺颗粒主要用于缓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头痛、鼻塞等,而阿莫西林颗粒是一种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两者作用机制不同,联合使用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 1、氨酚烷胺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盐酸金刚烷胺可抑制病毒复制,马来酸氯苯那敏则用于缓解过敏症状。该药物适用于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症状,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过量。 2、阿莫西林颗粒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它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细菌感染性疾病。使用阿莫西林时需注意过敏反应,尤其是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长期或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 3、联合使用氨酚烷胺颗粒和阿莫西林颗粒时,需明确病因。如果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单独使用氨酚烷胺即可,无需使用抗生素。若合并细菌感染,如出现持续高热、脓性痰液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服药期间需注意观察患儿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服药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水以促进药物代谢。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病情恢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和阿莫西林颗粒的联合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明确病因后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或药物过量。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患儿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安全有效。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骨肿瘤 高弓足 糖尿病足 宫颈粘连 扁桃体结石 过敏性皮炎 男性不育症 滴虫性尿道炎 脑室内脑膜瘤 童年情绪障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