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其他 > 多动症

学生多动症治疗方法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学生血压正常范围?

小学生血压正常范围通常为收缩压90-110毫米汞柱,舒张压60-75毫米汞柱。血压测量结果可能受到测量时间、情绪状态、测量姿势、运动影响、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

1、测量时间

血压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波动,早晨起床后血压通常较高,午后可能出现小幅下降。建议选择固定时间段进行测量,避免在剧烈运动后或饭后立即测量。测量前应静坐休息5分钟,保持情绪平稳。

2、情绪状态

紧张、焦虑或兴奋等情绪变化会导致血压暂时性升高。测量时应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在考试前后或情绪激动时测量。家长可通过沟通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反映真实血压水平。

3、测量姿势

正确的测量姿势应为坐姿,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地面,手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使用儿童专用袖带进行测量,袖带尺寸过大会导致读数偏低,过小则可能偏高。测量过程中避免说话或移动手臂。

4、运动影响

体育活动后血压可能出现暂时性升高,建议在运动后休息30分钟再测量。规律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但短期内剧烈运动会影响测量准确性。日常应保证每天60分钟中低强度体育活动。

5、遗传因素

家族高血压病史可能增加儿童血压异常风险。对于父母患有高血压的儿童,建议增加血压监测频率。这类儿童需特别注意控制钠盐摄入,保持合理体重,定期进行血压筛查。

家长应每学期为孩子测量血压并记录变化趋势,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日常饮食中控制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摄入,保证充足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每天保证9-11小时睡眠,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发现血压持续超过正常范围或伴有头痛、眩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学校体检时应重视血压测量项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跟踪发育指标。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学生抑郁症的表现症状?

学生抑郁症的表现症状主要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躯体不适、社交回避等。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学业压力、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

1、情绪低落

学生抑郁症患者常表现出持续的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甚至对以往喜爱的活动也提不起兴趣。这种情绪低落可能伴随自责、无助感,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念头。家长需留意孩子情绪变化,及时与孩子沟通,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2、兴趣减退

抑郁症学生往往对学习、社交和娱乐活动失去兴趣,表现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逃避社交场合。这种兴趣减退可能伴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业表现。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适度社交活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3、思维迟缓

抑郁症可能导致学生思维速度减慢,表现为反应迟钝、决策困难、学习效率下降。这种认知功能改变可能被误认为懒惰或智力问题。家长需理解这是疾病症状,避免责备,应帮助孩子建立合理学习计划,减轻学业压力。

4、躯体不适

部分抑郁症学生会出现头痛、胃痛、食欲改变、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查不出明确器质性原因。常见表现包括入睡困难、早醒、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家长发现孩子反复出现不明原因身体不适时,应考虑心理因素可能。

5、社交回避

抑郁症学生常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退缩,回避同学交往,独处时间增加。这种社交回避可能伴随自我评价过低、害怕被他人评价。家长需创造宽松家庭环境,避免过度施压,鼓励孩子逐步恢复社交活动。

学生抑郁症需要综合干预,家长应关注孩子心理状态变化,保持良好沟通,帮助建立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习惯。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有助于改善情绪。若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等。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学校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支持性校园环境。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高三学生入睡难咋办?

高三学生入睡难可通过调整作息时间、改善睡眠环境、适度运动、放松心情、减少电子设备使用等方式缓解。入睡困难通常与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睡前过度兴奋、环境不适、焦虑情绪等因素有关。

1、调整作息时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生物钟,建议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尽量保持一致。避免白天长时间午睡,午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睡前1小时避免进行高强度学习或思考复杂问题,让大脑逐渐进入放松状态。

2、改善睡眠环境

卧室环境对睡眠质量影响很大,保持房间温度适宜、通风良好,使用遮光窗帘避免光线干扰。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床上用品清洁干燥。可以尝试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器隔绝外界噪音,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氛围。

3、适度运动

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要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建议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或瑜伽,避免睡前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运动量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过度疲劳反而可能影响入睡。

4、放松心情

学习压力大是高三学生常见的失眠原因,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或渐进式肌肉放松等减压技巧。睡前听轻音乐、阅读轻松书籍或写日记都有助于平复情绪。如果焦虑情绪持续存在,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

5、减少电子设备使用

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影响入睡。建议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避免浏览刺激性内容。可以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或放在卧室外,减少干扰。如果必须使用电子设备,建议开启护眼模式并降低屏幕亮度。

高三阶段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应注意晚餐不宜过饱,睡前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可以尝试喝杯温牛奶或泡个热水澡帮助放松。如果长期存在严重失眠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睡眠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理解,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学生近视眼镜要不要防蓝光?

学生近视眼镜一般不需要专门防蓝光功能。是否需要防蓝光主要取决于用眼环境、屏幕使用时长、个体敏感度、镜片功能适配性以及成本效益比等因素。

1、用眼环境:

日常室内照明和自然光线中的蓝光强度通常不足以造成视网膜损伤。教室环境的光源多为LED灯或荧光灯,其蓝光辐射量远低于安全阈值,此时防蓝光镜片并非必要配置。

2、屏幕使用时长:

连续使用电子设备超过4小时/天的学生可考虑防蓝光功能。电子屏幕释放的短波蓝光可能引起视疲劳,但间歇休息比依赖镜片防护更有效,建议每20分钟远眺20秒。

3、个体敏感度:

约15%人群对蓝光敏感度高,表现为长时间用眼后头痛或眼干。这类学生佩戴防蓝光镜片可能缓解症状,但需经专业视光师评估确认,不可自行判断。

4、功能适配性:

防蓝光镀膜可能影响镜片透光率,导致视物色偏。对于需要精准辨色的美术生或设计专业学生,普通高清镜片反而更利于色彩还原。

5、成本效益比:

防蓝光镜片价格通常比普通镜片高30%-50%。若无明确医学指征,这笔额外支出性价比不高,可将预算优先用于定期视力检查或更高折射率的薄型镜片。

建议学生群体通过科学用眼习惯保护视力:保持30厘米以上的阅读距离,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多摄入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若出现持续眼酸、畏光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验光检查,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功能性镜片。夜间使用电子设备时可开启系统自带的护眼模式,比防蓝光眼镜更能有效减少蓝光暴露。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小学生每天睡眠多少个小时?

小学生每天需要9至12小时睡眠,具体时长受年龄阶段、个体差异、学习负担、睡眠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

1、年龄阶段:

6至12岁儿童睡眠需求随年龄增长递减,低年级学生需10至12小时,高年级可适当缩短至9至11小时。睡眠不足可能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免疫力下降。

2、个体差异:

部分儿童属于短睡眠体质,8小时即可恢复精力,但需通过日间精神状态评估确认。遗传因素和神经发育差异是主要原因,家长应观察孩子清醒时的专注力和情绪稳定性。

3、学习负担:

课业压力过重会压缩睡眠时间,建议放学后优先完成作业,避免熬夜。研究显示连续睡眠不足7天的学生,记忆力测试成绩下降幅度可达30%。

4、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18至22摄氏度,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污染。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延长入睡时间约40分钟。

5、生活习惯:

固定就寝时间有助于建立生物钟,周末补觉不宜超过2小时。晚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可饮用温牛奶或小米粥,含色氨酸的食物能促进睡眠。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制定规律作息表,午休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影响夜间睡眠。睡前可进行亲子阅读或轻音乐放松,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记录睡眠日记,若持续出现入睡困难或日间嗜睡,需咨询儿科医生评估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周末可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但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引发周一综合征,表现为晨起困倦和食欲减退。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热门标签

筋膜炎 口角炎 贝尔面瘫 毒蛇咬伤 肺炎性假瘤 颗粒细胞瘤 老年性紫癜 男性不育症 乳头状囊腺癌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