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小孩呕吐两天无尿原因是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少尿无尿的三个原因?

少尿无尿可能由肾前性因素、肾性因素、肾后性因素等原因引起。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无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需及时明确病因。

1、肾前性因素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是常见诱因,如严重脱水、大量失血、心力衰竭等导致肾脏灌注不足。此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但肾实质未受损,表现为尿量骤减伴尿液浓缩。早期通过补液、输血等纠正原发病后尿量可恢复,延误处理可能进展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2、肾性因素

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肾实质病变可直接损伤肾单位,慢性肾病晚期也可导致少尿。这类情况常伴随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需通过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3、肾后性因素

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压迫、前列腺增生等使尿液排出受阻,初期表现为排尿困难,完全梗阻时出现无尿。双侧输尿管梗阻或孤立肾梗阻属于急症,需通过导尿、手术解除梗阻。长期未处理可能继发肾积水、肾功能衰竭。

出现少尿无尿需立即就医排查病因,监测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日常应保持适量饮水,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突发无尿伴腰痛、发热需警惕泌尿系梗阻,建议急诊处理。肾功能异常者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肌酐、电解质等指标。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女性无尿路感染但总有尿意是怎么回事?

女性无尿路感染但总有尿意可能由膀胱过度活动症、盆底肌功能障碍、心理因素、激素水平变化、饮食刺激等原因引起。

1、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导致尿频尿急,可能与神经信号传导异常有关。表现为突然强烈尿意,日间排尿次数超过8次。可通过膀胱训练、盆底肌锻炼改善症状,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M受体拮抗剂类药物。

2、盆底肌功能障碍:

妊娠分娩或长期腹压增高可能导致盆底肌松弛或痉挛,压迫膀胱产生尿意。常伴随下坠感或性交疼痛。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物理治疗如生物反馈疗法对肌群协调性恢复有帮助。

3、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膀胱敏感度,形成心因性尿频。症状多在注意力分散时减轻,夜间很少起夜。认知行为疗法配合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症状。

4、激素水平变化:

围绝经期雌激素下降导致尿道黏膜萎缩,或排卵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均可能刺激膀胱三角区。伴随阴道干涩或盆腔胀痛时,需检测性激素水平,局部雌激素软膏可能改善症状。

5、饮食刺激:

过量摄入咖啡因、酒精、碳酸饮料或人工甜味剂会直接刺激膀胱黏膜。每日饮水超过3000毫升也可能加重尿频。记录饮食日志有助于识别诱因,建议限制刺激性饮品摄入。

日常应注意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局部压迫,排尿时采取前倾姿势确保膀胱完全排空。可尝试定时排尿训练逐步延长间隔时间,从每小时一次逐渐延长至2-3小时。温水坐浴配合腹式呼吸能缓解盆底肌紧张,建议每日练习15分钟。饮食上增加南瓜子、核桃等富含锌镁元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持神经肌肉功能。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血尿、发热等情况,需及时排查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结石等器质性疾病。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正常尿量、少尿、多尿、无尿?
正常尿量、少尿、多尿、无尿的情况与人体水分代谢、肾脏功能及疾病状态密切相关,需根据具体表现采取相应措施。正常尿量通常为每日1000-2000毫升,少尿指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多尿指每日尿量超过2500毫升,无尿则为每日尿量少于100毫升。这些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脱水、肾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需针对性治疗。 1、正常尿量反映人体水分平衡和肾脏功能正常。每日尿量在1000-2000毫升之间,说明水分摄入与排出处于平衡状态,肾脏滤过和重吸收功能正常。 2、少尿可能由脱水、肾功能不全、心衰等引起。脱水时,身体通过减少尿量保留水分;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滤过功能下降;心衰导致循环血量减少,肾灌注不足。治疗需针对病因,如补液、改善肾功能或使用利尿剂。 3、多尿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过量饮水等。糖尿病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尿崩症因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其不敏感;过量饮水增加尿液生成。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补充抗利尿激素或调整饮水量。 4、无尿通常提示严重肾功能衰竭或尿路梗阻。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无法生成尿液;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等阻止尿液排出。需紧急就医,可能需透析或手术解除梗阻。 对于尿量异常,需关注伴随症状如口渴、水肿、乏力等,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适量饮水、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尿量异常的发生。正常尿量、少尿、多尿、无尿的情况与人体水分代谢、肾脏功能及疾病状态密切相关,需根据具体表现采取相应措施。正常尿量通常为每日1000-2000毫升,少尿指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多尿指每日尿量超过2500毫升,无尿则为每日尿量少于100毫升。这些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脱水、肾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需针对性治疗。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急性肾衰无尿怎么办?
急性肾衰竭无尿需立即就医,通过血液透析、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恢复肾功能。急性肾衰竭无尿通常由肾脏血流减少、肾小球损伤或尿路梗阻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血液透析是急性肾衰竭无尿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体外循环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帮助肾脏恢复功能。透析频率和时长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通常每周进行3-4次,每次4小时左右。 2、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肾保护药物。利尿剂如呋塞米可增加尿液排出,减轻肾脏负担;血管扩张剂如多巴胺可改善肾脏血流;肾保护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可减少肾细胞损伤。 3、营养支持对急性肾衰竭无尿患者至关重要,需限制蛋白质和钠盐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钠盐摄入量控制在2-3g。同时,需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4、针对病因治疗是急性肾衰竭无尿的关键。若由肾脏血流减少引起,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若由肾小球损伤引起,需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若由尿路梗阻引起,需解除梗阻,恢复尿液排出。 5、预防并发症是急性肾衰竭无尿治疗的重要环节。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时纠正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预防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评估治疗效果。 急性肾衰竭无尿需综合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病因治疗,同时预防并发症,促进肾功能恢复。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争取最佳预后。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糖尿病肾病无尿能活多久?
没有一个十分标准的答案的,因为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其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因为每个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就是没有统一的答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病情未能得以很好的控制,则伴随病人发生的肾性高血压也将持续存在,加重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治疗难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热门标签

猴痘 骨坏死 睑缘炎 铅中毒 睾丸囊肿 病毒性肺炎 前庭大腺炎 病毒性胃肠炎 房室传导阻滞 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