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慢性肾衰氮质血症期有什么治疗方法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慢性肾衰竭有哪些症状?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水肿、尿量减少等。慢性肾衰竭是肾功能逐渐丧失的病理过程,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1、乏力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后加重。肾功能下降导致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影响肌肉和神经功能。贫血也是乏力的常见原因,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

2、食欲减退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有食欲不振的表现。体内尿素等代谢产物蓄积,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厌食。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味觉改变,对肉类等食物产生厌恶感。长期食欲不振可导致营养不良,加重病情。

3、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症状。肾功能减退导致尿素氮等代谢产物在血液中蓄积,刺激胃肠道。患者可能在晨起时症状明显,进食后加重。严重时可影响正常饮食,导致电解质紊乱。

4、水肿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见眼睑和下肢水肿。肾脏排水排钠功能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早期水肿多出现在早晨,活动后减轻。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能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

5、尿量减少

尿量减少是慢性肾衰竭的典型表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液生成减少。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后期发展为少尿甚至无尿。尿量变化常伴有尿液颜色加深、泡沫增多等表现。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蛋白饮食,控制水分摄入,避免高钾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应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遵医嘱用药。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戒烟限酒,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肌酐200多能恢复吗?

慢性肾衰竭患者肌酐200多μmol/L时肾功能通常难以完全恢复,但可通过规范治疗延缓进展。慢性肾衰竭是肾脏结构或功能持续损伤的病理状态,肌酐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早期干预可部分改善肾功能。若肌酐升高由急性因素如脱水、感染或药物肾毒性引起,纠正诱因后肌酐可能回落。控制血压血糖、限制蛋白摄入、使用肾保护药物如缬沙坦胶囊或碳酸镧咀嚼片等措施,有助于稳定肾功能恶化。定期监测尿蛋白、电解质及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能有效评估治疗效果。

慢性肾衰竭进入失代偿期后肾功能损害多为不可逆。长期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或慢性肾炎导致的肾单位广泛纤维化时,肌酐持续升高预示肾脏储备功能显著下降。此时治疗目标转为延缓进入尿毒症期,需严格限制钾磷摄入,配合药用炭片或复方α-酮酸片等药物减轻毒素蓄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准备需提前评估。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高盐高脂饮食,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和鱼肉。适度进行步行或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常规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出现水肿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吃什么食物好?

慢性肾衰竭患者可以适量吃低蛋白食物、低磷食物、低钾食物、低钠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α-酮酸片、碳酸钙D3片、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1、低蛋白食物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可以选择优质蛋白含量较低的食物,如藕粉、麦淀粉、冬瓜等。这类食物蛋白质含量较少,但能提供必要的能量。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通常建议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

2、低磷食物

肾功能减退会导致磷排泄障碍,容易引起高磷血症。患者应选择磷含量较低的食物,如白菜、黄瓜、苹果等。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坚果、乳制品等高磷食物。必要时可配合磷结合剂使用,以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

3、低钾食物

随着肾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高钾血症。建议选择钾含量较低的蔬菜水果,如卷心菜、梨、菠萝等。避免食用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钾食物。若血钾水平升高明显,需及时就医处理。

4、低钠食物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水肿,需要限制钠盐摄入。建议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烹饪时可使用醋、柠檬汁等调味替代部分食盐。

5、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患者可选择维生素含量丰富但钾、磷含量适中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草莓等。这类食物有助于补充因饮食限制可能缺乏的水溶性维生素。但需注意控制总量,避免过量摄入。

二、药物1、复方α-酮酸片

复方α-酮酸片可用于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蛋白质代谢紊乱。该药能补充必需氨基酸,减少氮代谢产物蓄积。使用期间需配合低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营养状况。

2、碳酸钙D3片

碳酸钙D3片可用于慢性肾衰竭继发的钙磷代谢紊乱。该药能补充钙质,调节血磷水平。使用时需监测血钙、血磷水平,避免高钙血症发生。

3、琥珀酸亚铁片

琥珀酸亚铁片适用于慢性肾衰竭合并的肾性贫血。该药能补充铁元素,改善贫血症状。服用时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建议餐后服用以提高耐受性。

4、叶酸片

叶酸片可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叶酸参与红细胞生成,有助于改善贫血。但需注意,单纯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较为少见,通常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5、骨化三醇软胶囊

骨化三醇软胶囊适用于慢性肾衰竭继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该药是活性维生素D3,能调节钙磷代谢。使用时需严格监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管理需要个体化调整,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营养指标等。除饮食控制外,还需注意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若出现食欲减退、水肿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衰竭如何形成的?

慢性肾衰竭通常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病、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等方式干预。

1、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治疗需严格控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片等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

2、高血压肾损害

持续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动脉硬化,导致肾脏缺血性损伤。常见症状包括夜尿增多、血肌酐升高。需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3、慢性肾小球肾炎

免疫异常引发的肾小球炎症可造成不可逆的肾单位破坏,表现为血尿、泡沫尿。治疗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配合黄葵胶囊等中成药保护肾功能,避免感染加重病情。

4、多囊肾病

遗传性因素导致的肾脏多发囊肿会压迫正常肾组织,可能出现腰痛、高血压等症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用托伐普坦片控制囊肿增长,晚期需肾脏替代治疗。

5、梗阻性肾病

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尿流受阻会导致肾积水,长期梗阻可致肾功能丧失。需解除梗阻原因,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预防结石复发。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饮水量,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尿常规等指标。出现明显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衰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

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感染、血容量不足、肾毒性药物使用、高血压控制不佳、尿路梗阻等。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警惕这些因素,以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1. 感染

感染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加重肾脏负担。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尿量减少等症状。治疗需针对感染类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2. 血容量不足

血容量不足可能由腹泻、呕吐、过度利尿或饮水不足引起,导致肾脏灌注不足,加速肾功能恶化。患者常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血压下降等。需及时补液纠正脱水,避免使用利尿剂,必要时静脉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3. 肾毒性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注射液、造影剂等具有肾毒性,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尿量骤减、水肿加重。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监测肾功能。

4. 高血压失控

血压急剧升高会加重肾小球内压力,导致蛋白尿增加和肾功能恶化。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规律服用降压药如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保持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5. 尿路梗阻

肾结石、前列腺增生或肿瘤压迫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并加速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表现为排尿困难、腰腹部胀痛。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梗阻部位,解除梗阻措施包括留置导尿管、输尿管支架置入或手术治疗。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定期监测血压、尿量和肾功能指标,出现乏力、水肿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或保健品,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鼻疽 鼻囊肿 光泽苔藓 外耳湿疹 肠系膜囊肿 毛发上皮瘤 食管重复畸形 肠系膜静脉栓塞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