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中医科 > 中医内科

如何区分肝火犯胃和肝气犯胃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梅核气是慢性咽炎吗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怎么区分?

梅核气不是慢性咽炎,两者属于不同疾病。梅核气是中医术语,指咽喉部异物感但无实际病变;慢性咽炎是西医诊断,指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

梅核气主要表现为咽喉部有异物感,如梅核梗阻,但吞咽无碍,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病因多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有关,常见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人群。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加重或减轻,通常不伴随咽痛、咳嗽等炎症表现。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可配合心理疏导或使用柴胡疏肝散等中药调理。

慢性咽炎以咽干、咽痒、咽部灼热感或轻微疼痛为特征,常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胃酸反流或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导致。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炎症表现。治疗需针对病因,如戒烟、改善环境、控制胃酸反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复方硼砂溶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咽喉刺激因素。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刷牙要用含氟的牙膏吗 刷牙千万别犯这些错?

刷牙一般建议使用含氟牙膏,有助于预防龋齿。但需根据年龄和口腔状况调整用量,避免误吞或过量使用。

含氟牙膏能有效增强牙齿抗酸能力,抑制细菌产酸,减少牙釉质脱矿。氟离子可与牙齿表面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更稳定的氟磷灰石,降低龋齿发生概率。成人使用含氟量0.1%的牙膏较为安全,3岁以下儿童建议使用米粒大小剂量,6岁以下需家长监督避免吞咽。对于高氟地区居民或氟斑牙患者,可选用低氟或无氟牙膏。

常见刷牙错误包括横向用力刷牙导致楔状缺损,刷牙时间不足2分钟难以清洁全口,牙刷更换不及时增加细菌滋生风险,以及忽略舌苔清洁引发口臭。水温过冷过热可能刺激牙髓,而饭后立即刷牙可能磨损被酸软化的牙釉质。

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每3个月更换牙刷,定期口腔检查并根据牙医建议选择牙膏类型。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大便带血跟痔疮和直肠癌怎么区分?

大便带血可能与痔疮或直肠癌有关,可通过出血特征、伴随症状及医学检查区分。

痔疮引起的便血通常表现为鲜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多伴有肛门疼痛、瘙痒或肿块脱出,血液与粪便不混合。直肠癌的便血常为暗红色或混有黏液,血液与粪便混合,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体重下降或肠梗阻症状。痔疮出血多为间歇性,直肠癌出血多为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手段,痔疮可见肛周静脉曲张,直肠癌可能触及肿块或溃疡。

日常应保持高纤维饮食、规律排便,出现便血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食管异物和气管异物不知道分别是怎么区分?

食管异物和气管异物可通过异物位置、症状表现及检查手段区分。食管异物多卡在食道,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气管异物常引发剧烈呛咳、呼吸困难。主要通过喉镜、X线或CT检查确诊。

1、位置差异

食管异物通常滞留于食管三个生理狭窄处,即食管入口、主动脉弓压迫处及食管穿过膈肌处。患者能明确指出胸骨后异物感,进食时症状加重。气管异物多位于主支气管或气管分叉处,因右主支气管较粗短且陡直,约70%的异物会进入右侧支气管。

2、症状区别

食管异物以吞咽疼痛、流涎、呕吐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呕血。气管异物典型表现为突发性呛咳、声嘶、喘鸣,若异物完全阻塞气管会出现三凹征、面色青紫等窒息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抓挠颈部的特征性动作。

3、检查方法

食管异物首选食管钡棉造影,能显示异物轮廓及滞留位置,金属异物可通过X线直接显影。气管异物需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既能确诊又可同时取出异物,对于植物性异物引起的肺不张,CT检查能清晰显示阻塞部位。

4、危险程度

气管异物属于急诊危重症,完全阻塞气管4-6分钟即可导致脑死亡,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处理。食管异物相对进展较慢,但尖锐异物可能刺穿食管壁引发纵隔感染,腐蚀性异物会导致食管穿孔。

5、处理原则

食管异物可在胃镜下用异物钳或网篮取出,较大异物需全麻下手术。气管异物必须通过支气管镜取出,术前禁用镇静剂以免抑制咳嗽反射。两种异物取出后均需禁食观察,预防感染性并发症。

预防异物卡喉需养成细嚼慢咽习惯,儿童避免接触小颗粒玩具。进食时勿说笑打闹,老年人佩戴假牙者应注意固定。若发生异物误吸,应立即停止进食并保持安静,避免拍背等错误操作加重异物嵌顿,尽快前往急诊耳鼻喉科或胸外科处理。

何洁

主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感冒与手足口病怎么区分??

感冒与手足口病可通过症状特征、病原体类型、发病人群等方面区分。感冒主要由鼻病毒等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手足口病则由肠道病毒导致,以手、足、口腔疱疹为典型特征,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1、症状差异

感冒常见症状包括打喷嚏、咽痛、低热,通常不伴随皮疹。手足口病早期可能出现发热,随后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水疱,部分患儿伴随食欲减退、拒食。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是手足口病的特异性表现。

2、病原体不同

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引起,通过飞沫传播。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通过接触患者分泌物或污染物品传播,具有更强传染性。

3、发病人群

感冒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全年均可发病。手足口病集中爆发于夏秋季,90%以上病例为5岁以下儿童,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成人感染概率较低。

4、病程进展

普通感冒病程约3-7天,症状逐渐缓解。手足口病发热持续2-3天后出现皮疹,口腔疱疹约1周消退,重症病例可能并发脑炎、肺水肿,需警惕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危险信号。

5、治疗原则

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选用复方氨酚烷胺片、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手足口病轻症需隔离观察,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护理口腔,重症需住院治疗。两种疾病均需注意补液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疱疹或持续高热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日常需加强手卫生,患病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居室通风,对患儿玩具、餐具进行消毒,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不适。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何洁

主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热门标签

胆囊癌 肩周炎 迷路炎 包皮粘连 耵聍腺瘤 颞骨骨折 肩神经损伤 溶血性黄疸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