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血液科

血常规检查结果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敬娟 主管检验师
千户营乡中心卫生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孩子发烧血常规怎么检查??

孩子发烧时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项目。血常规检查主要通过采集指尖血或静脉血完成,可帮助判断感染类型及严重程度。

血常规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保持孩子情绪稳定避免哭闹影响结果。医生会根据孩子年龄选择指尖采血或静脉采血,婴幼儿多采用微量指尖血检测。检查过程需消毒穿刺部位,采血后按压止血。报告单上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血红蛋白数值异常需警惕贫血,血小板减少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检查结果需结合孩子体温曲线、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单纯血常规异常不能直接确诊疾病。

家长需配合医生记录孩子发热天数、最高体温、伴随症状如咳嗽腹泻等。采血后24小时内避免穿刺部位沾水,观察有无淤青肿胀。发热期间保证孩子充足休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禁止交替使用不同退烧药。若发热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复诊复查血常规并完善其他检查。

许瑞英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是多少?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标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或降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分类异常、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可能出现显著升高或降低。急性白血病常见白细胞异常增高,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值数倍。慢性白血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白细胞轻度增高,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升高。少数患者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分类可见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比例增高,这是白血病的重要特征。血红蛋白水平通常降低,呈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小板计数多数减少,严重时可低于正常值下限。

血常规检查发现上述异常时,需结合外周血涂片检查观察细胞形态。白血病细胞常有核浆发育不平衡、核畸形等特征性改变。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白血病的金标准,可明确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例和类型。部分特殊类型白血病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提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比例异常增高需警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变化与疾病类型和分期密切相关。急性白血病起病急骤,血常规异常更为显著。慢性白血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单一血细胞系列异常,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血常规检查是白血病筛查的重要手段,但确诊需结合骨髓检查、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分析等。发现血常规异常应及时就医,由血液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常规可以查出流感吗?

血常规不能直接确诊流感,但可以辅助判断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流感通常需要通过病毒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确诊,血常规主要用于评估感染类型和机体反应状态。

血常规检查中,流感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等表现。这些变化与病毒感染的典型特征相符,但缺乏特异性。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通常明显升高,这种差异有助于初步区分病毒或细菌感染。部分流感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轻度贫血,反映病毒感染对造血系统的潜在影响。

少数情况下,流感合并细菌感染时血常规会呈现混合性改变,如白细胞总数升高伴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出现不典型的血常规表现,免疫功能低下者甚至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严重流感病例可能引发脓毒症,导致血小板急剧下降和凝血功能异常,此时血常规指标变化更为复杂。

出现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时,建议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血常规可作为初步筛查工具,但确诊流感需依靠咽拭子病毒检测或血清学检查。患病期间需多饮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根尖周炎开髓引流后几天血常规可以正常?

根尖周炎开髓引流后血常规通常在3-5天恢复正常。

根尖周炎开髓引流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与炎症控制程度密切相关。开髓引流能够有效减轻根尖周组织的压力,促进炎性渗出物排出,从而缓解局部感染。在引流操作规范且无并发症的情况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等炎症指标会随着感染控制逐渐下降。若患者免疫功能正常且未合并其他感染,多数在术后3天内可见血常规指标明显改善,5天内基本恢复正常范围。术后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和头孢克肟分散片,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治疗期间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炎症变化。

李胜锋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小儿甲流血常规是什么?

小儿甲流血常规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甲流即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判断感染程度及并发症风险。

1、白细胞计数

甲流患儿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降低,若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升高。病毒感染通常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家长需观察患儿是否出现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必要时复查血常规。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连花清瘟颗粒等抗病毒药物。

2、中性粒细胞比例

中性粒细胞比例在病毒感染初期可能降低,反映机体免疫应答状态。若比例显著升高需警惕细菌混合感染。家长应注意患儿口腔黏膜是否出现溃疡,或咳嗽时痰液颜色变化。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3、淋巴细胞比例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是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甲流患儿比例可达40-60%。异常增高可能提示EB病毒等特殊感染。家长需监测患儿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配合医生进行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干扰素α2b喷雾剂可用于局部免疫调节。

4、血红蛋白指标

急性感染可能导致血红蛋白暂时性降低,但通常不低于90g/L。持续贫血需排查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家长应关注患儿面色苍白程度及活动耐力,适当补充富马酸亚铁颗粒等铁剂需遵医嘱。

5、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轻度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若低于80×10⁹/L需警惕出血风险。家长发现患儿皮肤瘀斑或鼻出血应及时就医。重症病例可能使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甲流患儿血常规异常指标多在1-2周内恢复,家长应保持患儿每日饮水500-800毫升,进食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卧室保持湿度50-60%。若出现呼吸急促、嗜睡或拒食等表现,须立即复诊评估病情进展。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睾丸炎 假腱索 角膜擦伤 肾错构瘤 腹壁切口疝 痉挛性截瘫 结肠黑变病 生长抑素瘤 输卵管囊肿 急性支气管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