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癌症

请问看望癌症病人应该送什么东西比较好?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老年癌症病人的急性感染怎么办?

老年癌症病人的急性感染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调整免疫状态、预防并发症、密切监测等方式治疗。急性感染通常由免疫功能低下、化疗副作用、长期卧床、营养不良、院内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例如,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病毒感染可使用奥司他韦75mg口服每日两次,真菌感染可使用氟康唑20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需根据病原体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

2、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必要时进行输血或白蛋白输注。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营养支持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途径进行。

3、调整免疫状态:暂停或调整化疗方案,减少免疫抑制。可酌情使用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α1 1.6mg皮下注射每周两次。对于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考虑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4、预防并发症: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真菌感染。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炎。监测血糖,预防高血糖相关并发症。对于留置导管患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5、密切监测:每日监测体温、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定期进行病原体培养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感染控制情况。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尿量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老年癌症患者急性感染期间,应保证充足营养,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豆腐等。适当进行床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定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癌症病人镇痛原则?
癌症病人的镇痛治疗应以个体化、多模式、阶梯式镇痛为核心,缓解疼痛的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镇痛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心理干预等,目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根据疼痛程度采用阶梯式镇痛方案。轻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中度疼痛可加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重度疼痛需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同时,可辅助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癫痫药,如阿米替林、加巴喷丁,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2、神经阻滞:对于局部疼痛,可采用神经阻滞或神经毁损术。例如,腹腔神经丛阻滞用于缓解胰腺癌相关疼痛;硬膜外注射可用于脊柱转移瘤引起的疼痛。这些方法能有效减轻疼痛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3、心理干预:疼痛常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不可忽视。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冥想等方法可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减轻疼痛感受。支持性心理治疗也能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4、物理治疗:适当的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可缓解肌肉紧张和局部疼痛。对于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放疗或放射性核素治疗也能显著减轻症状。 5、综合管理:疼痛管理需多学科协作,包括肿瘤科、疼痛科、心理科等。定期评估疼痛程度,调整治疗方案,确保镇痛效果最大化,同时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癌症病人的镇痛治疗应以缓解疼痛为核心,结合多种方法,注重个体化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关注心理支持和综合管理。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晚期癌症病人吃什么好?
晚期癌症病人应注重营养均衡,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蛋白质是修复组织和增强免疫力的关键,热量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和体力不支,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减轻消化负担。患者可以选择鸡蛋、牛奶、鱼类、瘦肉等高蛋白食物,搭配米饭、面条、土豆等高热量主食,适当加入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消化道。对于食欲不振的患者,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或选择营养补充剂。晚期癌症病人的饮食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必要时咨询营养师或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以维持身体机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1、高蛋白食物对晚期癌症病人至关重要。蛋白质是细胞修复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晚期癌症患者常因肿瘤消耗和化疗副作用导致蛋白质流失。鸡蛋、牛奶、鱼类和瘦肉是优质蛋白来源,能够帮助患者维持肌肉质量和免疫力。乳清蛋白粉或植物蛋白粉也可作为补充选择,尤其适用于食欲不佳的患者。 2、高热量食物有助于维持体重和体力。癌症患者常因代谢加快和食欲下降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进而出现体重减轻和疲劳。米饭、面条、土豆、燕麦等主食是良好的热量来源,坚果、牛油果、橄榄油等健康脂肪也能提供高热量。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患者,可以选择粥类或糊状食物,既易于消化又能提供足够能量。 3、易消化的食物能减轻消化道负担。晚期癌症患者可能因肿瘤压迫或治疗副作用出现消化功能障碍。选择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或烧烤,可以减少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豆腐、南瓜、胡萝卜、香蕉等食物易于消化,同时富含营养。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可将食物打成泥状或使用营养液。 4、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不可忽视。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身体修复。菠菜、西兰花、蓝莓、柑橘类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能够帮助对抗氧化应激。对于无法大量进食蔬果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剂。 5、避免刺激性食物以保护消化道。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可能加重消化道不适,导致恶心、呕吐或腹泻。晚期癌症患者应避免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以及过咸或过甜的食物。清淡、温和的饮食有助于维持消化功能,减少不适感。 6、少食多餐和营养补充剂的应用。晚期癌症患者常因食欲不振或消化功能减弱而无法一次性摄入足够营养。将一日三餐分为五到六餐,每次少量进食,有助于减轻消化负担。营养补充剂如全营养粉、高能量饮料等,可以作为辅助手段,确保患者获得足够营养。 7、个性化饮食方案的制定。每位晚期癌症患者的情况不同,饮食需求也各异。建议患者及家属与营养师或医生沟通,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阶段、消化功能和个人口味,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定期评估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晚期癌症病人的饮食管理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帮助患者维持体力、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通过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刺激性食物,并采用少食多餐和营养补充剂的方式,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带来的挑战。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和专业的营养指导,能够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在疾病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孩子能接触癌症病人吗?
孩子可以接触癌症病人,前提是注意环境安全和情感疏导。癌症不属于传染病,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但需避免接触病人在化疗或放疗过程中的分泌物或体液。心理上,孩子应了解病人的状况,家长需引导孩子以正确方式表达关心和支持。 癌症病人通常接受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这些治疗可能带来副作用如免疫力下降。孩子接触时需注意避免感染风险,病人在治疗期间可能佩戴口罩或隔离。家长应向孩子解释病人的治疗过程,让孩子理解病人的行为和情绪变化。 孩子接触癌症病人时,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1.卫生习惯,教导孩子勤洗手,避免共用个人物品。2.情感支持,鼓励孩子以画作、书信或陪伴方式表达关心。3.心理教育,用简单语言解释癌症的病因和治疗,帮助孩子消除误解和恐惧。4.环境安全,避免带孩子前往医院化疗室或放疗区域,减少接触医疗废弃物。 癌症病因复杂,通常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病理因素相关。遗传因素如家族病史可能增加风险,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辐射或化学物质,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和不良饮食,都可能诱发癌症。病理因素包括慢性炎症、病毒感染等,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癌症。 接触癌症病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影响,家长需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疏导,避免过度焦虑或恐惧。孩子接触癌症病人是安全的,但需注意卫生和心理疏导,家长应全程陪伴和指导。通过正确引导,孩子不仅能学会关心他人,还能增强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同理心和责任感。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晚期癌症病人可以治愈吗?
晚期癌症通常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以及姑息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癌症类型、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进展制定。 1、化疗:化疗通过药物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常用于晚期癌症。常用药物包括紫杉醇、顺铂、卡铂等。化疗可能引起副作用如恶心、脱发、免疫力下降,但可通过辅助药物缓解。 2、靶向治疗:靶向药物针对癌细胞特定基因或蛋白质发挥作用,副作用相对较小。例如,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针对EGFR突变肺癌的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需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适用性。 3、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如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和CTLA-4抑制剂伊匹木单抗。免疫治疗对部分晚期癌症患者效果显著,但可能引发免疫相关副作用。 4、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或缩小肿瘤,常用于缓解疼痛、控制局部症状。放疗可单独使用或与化疗、靶向治疗联合使用。 5、姑息治疗:旨在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包括疼痛管理、心理支持、营养支持等。姑息治疗可与其他治疗同时进行,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晚期癌症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注重心理调适和家庭支持,积极面对疾病。晚期癌症虽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治疗和综合管理,仍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热门标签

鼻疖 灰指甲 肩胛骨骨折 角膜葡萄肿 雷诺综合征 肌红蛋白血症 甲亢性肝损害 内脏利什曼病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