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19岁 男 1.55米 骨骼经常发出声音 问问骨骼是不是还没闭合呢 还能长吗

6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高胜山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张立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立即预约
陶惠人 主任医师
深圳大学总医院
立即预约
徐卫东 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立即预约
信磊 主治医师
遂平县中医院
立即预约
复禾网友

相关问答

婴儿动脉导管未闭合会导致什么后果?

婴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后果。动脉导管未闭合属于先天性心脏病,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1、肺动脉高压

动脉导管持续开放会使主动脉血液分流至肺动脉,导致肺循环血量增加。长期肺血管压力升高可能引发肺血管重构,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喂养困难等症状。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轻症可采用吲哚美辛栓剂促进导管闭合,重症需行经导管封堵术。

2、心力衰竭

大量左向右分流会增加心脏负荷,初期表现为多汗、吃奶中断,后期可能出现肝大、水肿等表现。需限制液体摄入并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等强心药物,必要时需手术结扎动脉导管。

3、感染性心内膜炎

异常血流冲击心内膜易滋生细菌感染,可能出现反复发热、皮肤瘀点。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确诊后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疗程需持续4-6周。

4、生长发育迟缓

心脏负荷过重会减少体循环供血,影响营养吸收。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肌肉松弛,需增加喂养频次并补充维生素AD滴剂,建议每月监测身高体重曲线。

5、艾森曼格综合征

长期肺动脉高压可能导致血流方向逆转,出现口唇青紫、杵状指等表现。此时已失去手术机会,需长期吸氧并使用西地那非片降低肺血管阻力,必要时进行心肺联合移植评估。

建议定期进行心脏超声随访,避免剧烈哭闹和呼吸道感染。母乳喂养时采用少量多次方式,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心内科医生。若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奶量下降超过三分之一或持续发绀,需立即急诊处理。日常护理需保持环境温度稳定,避免脱水加重心脏负担。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心脏卵圆孔未闭合怎么办?

心脏卵圆孔未闭合可通过定期复查、药物治疗、介入封堵术、外科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心脏卵圆孔未闭合可能与胎儿期发育异常、遗传因素、肺动脉高压、血栓栓塞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因素有关。

1、定期复查

对于无症状且无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心脏超声检查。通过经胸超声或经食道超声评估卵圆孔大小、分流方向及右心系统变化。若发现房间隔瘤、大量右向左分流或右心扩大等异常表现,需考虑进一步治疗。

2、药物治疗

存在偏头痛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若合并静脉系统血栓,可能需要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药物治疗需配合凝血功能监测,避免出血风险。

3、介入封堵术

适用于有明确反常栓塞史或大量分流的患者。通过股静脉穿刺植入封堵器,常用器械包括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卵圆孔未闭专用封堵器等。术后需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3-6个月预防器械表面血栓形成。

4、外科手术

当介入治疗失败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时,可采用开胸手术直接缝合卵圆孔。手术方式包括经右房切口修补、胸腔镜辅助微创封堵等。术后需监测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等并发症。

5、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潜水、高空作业等可能诱发气体栓塞的活动。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减少静脉血栓风险。出现不明原因头痛、肢体麻木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反常栓塞。

心脏卵圆孔未闭合患者应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与抗凝药物配合使用。避免吸烟、酗酒等可能加重血管内皮损伤的行为。建议每3个月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就医。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酶谱三项偏高,想问问是怎么造成的?

心肌酶谱三项偏高可能由心肌损伤、剧烈运动、药物影响、代谢性疾病或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其水平升高通常提示心肌细胞受损,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评估。

1、心肌损伤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心肌酶升高的典型病因。心肌缺血缺氧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发病后4-6小时开始释放,24小时达峰值。患者多伴有压榨性胸痛、大汗淋漓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心电图动态演变,治疗包括阿替普酶注射液静脉溶栓、硝酸甘油片扩张冠状动脉,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剧烈运动

高强度无氧运动可能导致骨骼肌细胞损伤,引起肌酸激酶非特异性升高。马拉松运动员赛后肌酸激酶水平可达正常值5倍,通常伴肌肉酸痛、尿色加深等横纹肌溶解征象。这种生理性升高多在72小时内恢复,建议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水,避免脱水加重肌肉损伤。

3、药物影响

他汀类调脂药可能引起药物性肌病,表现为肌酸激酶轻度升高伴肌无力。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患者中约有0.5%出现肌酶异常,严重者可进展为横纹肌溶解症。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肌酶谱,出现肌肉疼痛需立即停用药物,必要时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

4、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代谢率降低,肌细胞膜稳定性下降,可能出现肌酸激酶持续中度升高。典型症状包括怕冷、体重增加和粘液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可见促甲状腺激素显著增高。治疗需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心肌酶谱。

5、炎症反应

病毒性心肌炎可引起心肌酶谱三项同步升高,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溶解导致乳酸脱氢酶持续释放。患者多有前驱呼吸道感染史,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抗氧化治疗,重症患者需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

发现心肌酶异常时应避免剧烈活动,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建议完善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动态监测酶学变化。若持续升高伴胸痛症状,需立即心血管内科就诊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心肌保护。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为什么人脊柱骨骺线闭合最晚??

脊柱骨骺线闭合最晚主要与人体生长发育规律、脊柱承重功能需求及激素调节机制有关。脊柱作为支撑躯干的核心结构,其骨骺闭合时间通常比其他长骨晚5-7年,男性约在22-24岁完成闭合,女性约在20-22岁完成闭合。

1、生长发育规律

人体骨骼发育遵循从远端到近端的顺序,四肢长骨的骨骺闭合较早以保证运动功能稳定,而脊柱作为中轴骨需持续适应身高增长和内脏器官发育。脊柱椎体的二次骨化中心出现较晚,骶椎骨骺甚至可延迟至25岁闭合,这种时序差异为躯干提供更长的生长调整期。

2、承重功能需求

脊柱需承受动态力学负荷并维持直立姿势,延迟闭合的骨骺线使椎体持续进行适应性改建。青春期身高突增阶段,椎体通过骺板软骨细胞增殖实现纵向生长,椎间盘厚度增加与骨骨骺未闭合共同作用,帮助分散脊柱受压时的应力负荷。

3、激素调节机制

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对骨骺闭合具有调控作用,脊柱区域骺板对激素敏感性较低。睾酮和雌激素通过降低软骨细胞凋亡速率延缓闭合,而脊柱血供丰富、局部生长因子浓度较高,使得其骺板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维持更久。

4、神经保护作用

延迟闭合为椎管容积扩大提供时间窗口,匹配脊髓神经的发育需求。椎体后缘骨骨骺持续生长可增加椎管前后径,降低青春期快速生长导致的椎管相对狭窄风险,避免神经压迫并发症。

5、进化适应优势

人类直立行走需要脊柱具备更强的可塑性,晚期闭合使脊柱能根据力学刺激调整最终形态。骨盆倾斜角变化与脊柱生理弯曲的形成均需骨骨骺参与,这种发育策略有助于优化直立姿态的生物力学效率。

建议青春期人群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质和10微克维生素D,适量进行游泳、引体向上等轴向负重运动。避免长期单侧负重或过度前屈动作,定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若发现生长痛持续或姿势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骨骨骺发育状况。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青光眼怎么会引起前房角闭合?

青光眼引起前房角闭合通常与房水循环受阻有关,主要机制包括瞳孔阻滞、虹膜周边前粘连、晶状体位置异常等。前房角闭合可能导致眼压急剧升高,需及时就医干预。

瞳孔阻滞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常见诱因。当瞳孔中度散大时,晶状体前表面与虹膜后表面紧密接触,阻碍房水从后房流向前房。后房压力增高推动虹膜根部向前膨隆,使前房角变窄或闭合。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浅前房、晶状体较厚的解剖结构中,可能伴随突发眼痛、视力模糊、虹视等症状。治疗需尽快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缩小瞳孔,必要时联合乙酰唑胺片降低眼压。

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虹膜周边前粘连。葡萄膜炎等疾病引发纤维蛋白渗出,使虹膜与角膜内皮或小梁网发生粘连,逐渐机械性关闭前房角。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眼胀、间歇性视物模糊,后期可发展为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需控制原发病,急性期可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减轻炎症,严重者需行虹膜周边切除术。

晶状体位置异常也可机械性阻塞前房角。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或老年性膨胀期白内障可能向前移位,直接顶推虹膜根部导致房角闭合。这类情况常表现为突发单侧眼红眼痛,检查可见前房变浅、虹膜震颤。紧急处理需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降眼压,后期多需行晶状体摘除手术。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房水分泌节律,避免长时间暗环境活动可减少瞳孔散大风险。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前房深度检查,存在浅前房者需避免使用散瞳药物。若出现剧烈眼痛伴恶心呕吐,应立即前往眼科急诊处理。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热门标签

皮克病 肾硬化 单纯疱疹 结肠息肉 附红细胞体病 结核性腹膜炎 男性勃起障碍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型糖尿病性神经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