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病科 > 增高

我15岁还有两个月16现在一米六三我以后还能长多高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学娇 助理医师
任丘市医院
立即预约
钟卫平 助理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矮小症生长激素干预后能长多高?

矮小症患者使用生长激素干预后的身高增长幅度因人而异,通常与治疗时机、基础病因、药物敏感性等因素相关。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骨龄状态、生长激素剂量、治疗持续时间、遗传潜力及营养状况。

1、骨龄状态:

骨龄是评估骨骼成熟度的关键指标。若治疗开始时骨龄较小女童≤11岁,男童≤13岁,骨骺线未闭合,生长潜力较大,身高增长可达8-15厘米;骨龄接近闭合者效果显著降低。需定期监测骨龄调整方案。

2、生长激素剂量:

个体化剂量直接影响疗效。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按0.025-0.035mg/kg/日标准给药,年增长可提速2-3厘米;特发性矮小症患者需更高剂量0.037-0.047mg/kg/日,但年增幅可能减少1-2厘米。需严格遵循内分泌科医师指导。

3、治疗持续时间:

持续治疗3年以上效果较显著。第一年可能出现追赶性生长8-12厘米,后续每年维持5-7厘米增速,直至达到遗传靶身高。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生长速率回落。

4、遗传潜力:

父母中靶身高计算公式父身高+母身高±13cm÷2可预测60%的最终身高。生长激素治疗可使患者接近遗传上限,但突破遗传限制幅度有限,通常不超过5厘米。

5、营养状况:

每日蛋白质摄入需达1.5-2g/kg,钙800-1200mg,维生素D400-800IU。锌缺乏会降低生长激素敏感性,血清锌水平应维持在80-120μg/dL。营养不良患者疗效可能降低30%。

建议治疗期间保持每天30分钟纵向运动跳绳、篮球,夜间睡眠不少于9小时。每3个月监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和甲状腺功能,避免高糖饮食影响药物代谢。定期评估身高体重百分位数曲线,若年增速低于4厘米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治疗可持续至骨龄女童14岁、男童16岁,最终身高多能达到同年龄同性别正常范围。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男孩13周岁163还能长多高?

13周岁男孩身高163厘米仍有较大生长潜力,最终身高受遗传因素、营养状况、运动习惯、睡眠质量及青春期发育阶段共同影响。

1、遗传因素:

父母身高对子女最终身高的影响约占70%。可通过父母身高计算遗传靶身高,公式为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6.5厘米。若父母身高较高,孩子突破遗传身高的可能性更大。

2、营养状况:

青春期每日需保证60-80克优质蛋白质摄入,推荐鸡蛋、鱼肉、豆制品。钙质每日需求量为1200毫克,可通过500毫升牛奶、绿叶蔬菜及豆腐补充。锌元素缺乏会直接影响生长激素效能,需适量摄入牡蛎、坚果等食物。

3、运动习惯:

纵向弹跳运动能刺激骨骺板生长,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跳绳、篮球或摸高训练。游泳等全身性运动可改善体态,使身高得到充分展现。过度负重运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需注意控制强度。

4、睡眠质量:

深度睡眠期间生长激素分泌量是清醒时的3倍,13岁青少年需保证每天9小时睡眠。建议22点前入睡,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30%以上。

5、发育阶段:

需通过骨龄片判断剩余生长空间,通常男孩骨龄14岁左右进入生长高峰。若尚未出现变声、腋毛等第二性征,预计还可增长20-25厘米。已进入发育中后期的男孩,可能还有8-15厘米生长潜力。

建议定期监测生长速度,保持每年5-7厘米的增长速率。注意避免碳酸饮料、反式脂肪酸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可进行拉伸运动改善脊柱延展度,同时保持良好坐姿站姿。若年增长不足4厘米或骨龄明显超前,建议至儿童内分泌科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专业评估。生长发育期间需保持乐观心态,避免因焦虑情绪影响激素分泌。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12岁1米52来月经还能长多高?

12岁女孩身高1米52初潮后仍可继续增高5-7厘米,最终身高受遗传潜力、骨龄进展、营养状况、运动习惯及激素水平共同影响。

1、遗传因素:

父母身高是预测最终身高的核心指标,可通过靶身高公式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进行估算。若遗传潜力未完全释放,即使初潮后仍有增长空间,但增速会明显放缓至每年2-3厘米。

2、骨龄评估:

手腕部X光片能准确判断骨骼成熟度。初潮时骨龄通常达12-14岁,若骨龄超前则剩余生长空间有限。建议通过儿科内分泌科进行骨龄测评,预测剩余生长潜力。

3、营养干预:

每日需保证60克优质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及乳制品。钙摄入量应达1200毫克/日,搭配维生素D促进吸收。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会直接影响生长板活性。

4、运动刺激:

纵向弹跳类运动如跳绳、篮球可机械刺激生长板,每周需保持3次以上、每次3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游泳等伸展运动有助于改善体态,间接增加身高表现。

5、激素调控:

初潮后雌激素水平上升会加速骨骺闭合,但生长激素仍持续分泌1-2年。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量占全天的70%,保证22点前入睡且睡眠时长≥8小时尤为关键。

建议定期监测生长速度,每半年测量身高并记录生长曲线。饮食上增加乳制品、深色蔬菜及海产品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影响激素平衡。运动选择强调规律性和持续性,可进行摸高跳、悬垂等针对性训练。若年增长不足4厘米或骨龄进展过快,需及时就诊儿童内分泌科评估干预方案。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11岁来月经身高150厘米还能长多高?

11岁初潮后身高150厘米通常还能增长5-10厘米。最终身高受遗传潜力、骨龄进展、营养状况、运动习惯及激素水平共同影响。

1、遗传因素:

父母身高是预测成年身高的核心指标,可通过遗传靶身高公式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进行估算。若当前身高低于遗传靶身高范围,可能存在生长空间。

2、骨龄评估:

手腕部X光片能准确判断骨骼成熟度。初潮时骨龄通常达12-13岁,若骨龄超前则剩余生长潜力较小,骨龄与实际年龄相符者可能有更长时间生长。

3、营养干预:

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50克瘦肉及适量深海鱼类,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锌元素缺乏会延缓生长板闭合,可通过牡蛎、坚果等食物补充。

4、运动刺激:

纵向弹跳类运动如跳绳、篮球能机械刺激生长板,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促进生长激素脉冲式分泌,游泳等拉伸运动有助于脊柱延长。

5、激素调控:

初潮后雌激素水平上升会加速生长板闭合,但生长激素仍持续分泌1-2年。若年生长速度低于4厘米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

建议定期监测身高变化曲线,每半年测量一次骨龄。保证22点前入睡以优化生长激素夜间分泌高峰,避免高糖饮食防止体重过快增长。跳绳后配合下肢拉伸运动,单杠悬垂每日2组每组15秒可适度牵拉脊柱。若连续半年无身高增长或骨龄完全闭合,则提示达到最终身高。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宝宝第二个月长多少斤正常?

宝宝第二个月的体重增长通常在0.7-1.2公斤之间,具体增长幅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体重增长是评估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

1、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宝宝体重增长可能较为稳定,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增长幅度可能略高。母乳喂养时,母亲需注意饮食均衡,确保乳汁营养充足;配方奶喂养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调配,避免过量或不足。

2、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宝宝生长发育。第二个月的宝宝每天睡眠时间应在14-17小时之间,家长需为宝宝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干扰。

3、健康状况:宝宝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体重增长。家长需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监测体重、身高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健康问题,如消化不良、感染等。

4、遗传因素:宝宝的体重增长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父母体型偏瘦或偏胖,宝宝的体重增长也可能呈现类似趋势。家长需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调整喂养和护理方式。

5、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影响。家长需确保宝宝生活环境的温度、湿度适宜,避免过度寒冷或炎热,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感染风险。

宝宝第二个月的体重增长需结合喂养、睡眠、健康、遗传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家长需为宝宝提供均衡的饮食,确保充足的睡眠,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同时关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鼻疖 乳突炎 膀胱肿瘤 骶髂关节炎 急性胃扩张 特应性皮炎 跟腱后滑囊炎 颈部脊髓震荡 食管静脉曲张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