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小孩现在有点发烧咳嗽,还在哺乳期大人可以喝煲参汤嘛?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大人多少度算低烧?

大人体温在36.5-37.2摄氏度属于正常范围,体温低于36.5摄氏度通常属于体温偏低,体温在37.3-38.0摄氏度属于低烧。

体温偏低可能与测量误差、环境温度过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测量体温时需注意测量方法是否正确,避免在剧烈运动、进食或情绪激动后立即测量。环境温度过低可能导致体温下降,需注意保暖。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基础代谢率降低,导致体温偏低,需及时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

低烧可能与感染、炎症、肿瘤等因素有关。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肺炎等可引起低烧,通常伴随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引起低烧,通常伴随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肿瘤性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可引起长期低烧,通常伴随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症状。出现低烧时需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劳累,若持续不退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日常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体温异常时避免自行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测量体温建议使用水银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避免使用红外线测温仪等可能产生误差的设备。体温异常持续不退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大人体温36.1正常吗?

大人体温36.1摄氏度属于正常范围。正常成人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摄氏度,36.1摄氏度处于正常体温下限,若无其他不适症状,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体温受测量时间、环境温度、活动状态等因素影响。清晨基础代谢率较低时体温可能偏低,女性排卵期体温可能轻微升高。测量前剧烈运动、进食热饮或处于高温环境可能导致暂时性体温波动。使用水银体温计需确保腋下干燥且夹紧5分钟,电子体温计需等待提示音后读取稳定数值。若长期体温偏低伴畏寒、乏力等症状,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等病理因素有关。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冬季注意保暖,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监测体温时需固定测量部位和时间段,避免在洗澡、运动后立即测量。若反复出现体温异常或伴随头晕、心悸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内分泌或循环系统疾病。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大人正常体温是多少范围?

大人正常体温范围是36.1-37.2摄氏度,测量部位和方法不同可能影响具体数值。

体温受测量方式影响较大,口腔测量通常为36.3-37.2摄氏度,腋下测量比口腔低0.2-0.5摄氏度,耳温和额温测量结果接近口腔温度但受环境干扰明显。基础体温在清晨未活动时最低,下午至傍晚可能升高0.5-1摄氏度。女性排卵期体温会上升0.3-0.6摄氏度并持续至月经前。进食、运动、情绪激动或穿着过厚衣物可能导致暂时性体温升高,这些生理波动通常在休息30分钟后恢复正常。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后,体温可能短暂超过37.5摄氏度但不属于发热。

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体温,选择同一测量部位以保证数据可比性。测量前30分钟避免进食、饮热水或剧烈运动,腋下测量需擦干汗液并夹紧体温计5分钟。体温持续超过37.3摄氏度或伴有头痛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生理机能,高温天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在密闭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大人体温35.8度正常吗?

大人体温35.8度属于偏低体温,但若未伴随不适症状,通常无需过度担忧。体温偏低可能与测量误差、环境温度过低、代谢率降低等因素有关,若持续低于36度或伴随寒战、乏力等症状,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等病理因素。

体温35.8度常见于测量时间过短、腋温未夹紧、电子体温计电量不足等情况。冬季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或穿着单薄也可能导致短暂体温下降。部分人群基础代谢率较低,如老年人、长期节食者,日常体温可能略低于标准范围。这类情况可通过复测体温、保暖措施改善,一般不会影响健康。

若体温持续低于36度并伴随嗜睡、皮肤干燥、体重增加,需警惕甲状腺功能减退。该病会导致代谢速度减缓,引发低体温、便秘等症状。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表现为体温下降、冷汗、心悸。感染性休克早期也可能出现体温不升,需结合血压、意识状态综合判断。此类情况需尽早就医完善甲状腺功能、血糖等检测。

建议选择晨起后1小时测量口腔或直肠温度,避免运动、进食后立即检测。日常注意保暖,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摄入维持代谢率。若反复测得低体温或伴随异常症状,应及时至内分泌科就诊排查病因。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府逐瘀汤有什么副作用吗?

血府逐瘀汤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过敏反应等副作用,但具体反应因人而异。血府逐瘀汤是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气滞血瘀证,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1、胃肠不适

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恶心、腹胀、腹泻等胃肠反应。血府逐瘀汤含桃仁、红花等活血成分,可能刺激胃肠黏膜。若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加重原有胃肠疾病。建议饭后服用以减轻刺激,出现持续不适需停药就医。

2、过敏反应

个别对中药成分敏感者可能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方中当归、川芎等药材含挥发性成分,可能诱发过敏。过敏体质者初次服用应观察皮肤反应,出现荨麻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药并抗过敏治疗。

3、月经异常

女性经期服用可能导致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血府逐瘀汤的活血作用可能影响子宫内膜脱落过程。月经期间应暂停使用,避免与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同服,防止出血风险增加。

4、血压波动

高血压患者不规范使用可能引起血压异常。方中枳壳、牛膝等成分可能影响血管张力,与降压药联用需监测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自行长期服用。

5、肝肾功能影响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肝肾代谢负担。制剂中的部分成分需经肝脏代谢,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影响药物排泄。用药期间建议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出现乏力、尿色加深等异常应及时就诊。

服用血府逐瘀汤期间应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饮酒加重药物刺激。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群禁用。若需联合西药治疗,须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中医师,切勿自行调整疗程或剂量。存储时需密封避光,防止药材成分变质。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肌疝 腹壁挫伤 髋臼骨折 室性早搏 痉挛性脑瘫 放射性肺炎 肩神经损伤 腘动脉损伤 导管内乳头状瘤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