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常用口服药物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治疗静脉曲张的常用药?

静脉曲张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症状。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活性药物、抗凝药物等,生活方式调整包括穿弹力袜、避免久站等。静脉曲张通常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压力升高等因素引起。

1、静脉活性药物:这类药物通过增强静脉张力、改善微循环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地奥司明片500mg/次,每日两次、七叶皂苷钠片50mg/次,每日三次、羟苯磺酸钙胶囊500mg/次,每日两次。这些药物可减轻下肢肿胀、疼痛等不适。

2、抗凝药物:抗凝药物用于预防静脉曲张引发的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注射液4000IU/次,每日一次、华法林片2.5mg/次,每日一次。使用抗凝药物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3、局部外用药物:局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肝素钠软膏每日涂抹两次、七叶皂苷钠凝胶每日涂抹三次。这些药物可减轻局部疼痛、瘙痒等症状。

4、改善微循环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流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尼莫地平片30mg/次,每日三次、丹参酮胶囊250mg/次,每日两次。这些药物可减轻下肢沉重感、疲劳感。

5、中药治疗:中药可通过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缓解静脉曲张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复方丹参片3片/次,每日三次、血府逐瘀胶囊4粒/次,每日三次。中药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静脉曲张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久站久坐。穿弹力袜可有效减轻下肢静脉压力,预防症状加重。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儿童风寒感冒5种常用药有哪些?

儿童风寒感冒可通过药物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小儿感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1、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感冒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广藿香、菊花、连翘等,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用法为每次1-2袋,每日3次,用温水冲服。

2、风寒感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以麻黄、桂枝、防风等为主要成分,具有发汗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儿童每次1袋,每日3次,用开水冲服。

3、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具有解热镇痛、抗过敏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儿童每次1袋,每日3次,用温水冲服。

4、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以柴胡、桂枝、黄芩等为主要成分,具有解表散热、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儿童每次1袋,每日3次,用开水冲服。

5、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以麻黄、杏仁、石膏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儿童每次10毫升,每日3次,直接口服。

儿童风寒感冒期间,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调理,多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衣物保暖,避免受凉。鼓励孩子多喝水,帮助身体排毒。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有助于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若病情加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常用预防中风药物有哪些?

预防中风的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等方式降低中风风险。

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预防血栓形成。通常剂量为每日75-100毫克,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长期使用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溃疡或出血。

2、氯吡格雷:氯吡格雷是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血小板活化,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常用剂量为每日75毫克,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需监测出血风险。

3、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主要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中风风险。常用剂量为每日10-20毫克,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肌酸激酶水平。

4、降压药物:高血压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常用降压药物包括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等。通过控制血压,可有效降低中风发生率。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定期监测血压。

5、抗凝药物: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风风险。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调整剂量以避免出血或血栓事件。

预防中风需结合药物与非药物措施,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中风风险。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常用口服降压药有哪些?

常用口服降压药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

1、利尿剂: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和螺内酯片是常用的利尿剂。氢氯噻嗪片每日剂量为12.5-25mg,呋塞米片每日剂量为20-40mg,螺内酯片每日剂量为25-50mg。这类药物通过促进钠和水的排泄,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

2、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是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日剂量为30-60mg,氨氯地平片每日剂量为5-10mg,非洛地平缓释片每日剂量为5-10mg。这类药物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和贝那普利片是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每日剂量为25-50mg,依那普利片每日剂量为5-20mg,贝那普利片每日剂量为10-40mg。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片、缬沙坦片和厄贝沙坦片是常见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片每日剂量为50-100mg,缬沙坦片每日剂量为80-160mg,厄贝沙坦片每日剂量为150-300mg。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5、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片和阿替洛尔片是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日剂量为50-200mg,比索洛尔片每日剂量为5-10mg,阿替洛尔片每日剂量为50-100mg。这类药物通过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长期稳定控制血压的关键。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有哪些?

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以及其他辅助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帮助缓解抑郁症状。

1、SSRIs类药物:SSRIs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主要通过增加脑内5-羟色胺的浓度来改善情绪。常用药物包括氟西汀20mg/天、舍曲林50-200mg/天和帕罗西汀20-50mg/天。这些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少,适合长期使用。

2、SNRIs类药物:SNRIs通过同时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来发挥作用。常用药物有文拉法辛75-225mg/天和度洛西汀30-60mg/天。这类药物对伴有焦虑或疼痛的抑郁症患者效果较好。

3、TCAs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来改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阿米替林75-150mg/天和氯米帕明75-150mg/天。TCAs疗效显著,但副作用较多,需谨慎使用。

4、MAOIs类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增加神经递质的浓度。常用药物有苯乙肼15-90mg/天和反苯环丙胺10-60mg/天。MAOIs对难治性抑郁症有效,但需严格控制饮食,避免与某些药物同用。

5、其他辅助药物:对于伴有失眠或焦虑的患者,可辅助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0.25-1mg/天或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5-10mg/天。锂盐300-1200mg/天和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5-20mg/天也可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

饮食方面,建议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以及富含维生素B族和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全谷物。运动方面,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心理护理方面,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家人朋友多沟通,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痛风 肾盂肾炎 炭黑尘肺 皮脂缺乏症 日光性皮炎 酒精性心肌病 眶下间隙感染 门静脉海绵样变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