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口腔

孩子牙最近老是出血,牙不疼,就是出血怎么回事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婴儿咬牙切齿发狠是怎么回事?

婴儿咬牙切齿发狠可能与出牙期牙龈不适、情绪表达需求、缺钙、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胃肠不适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安抚情绪、补充营养、按摩牙龈等方式缓解。若伴随发热或异常行为需及时就医。

1、出牙期不适

婴儿4-7个月开始萌牙时,牙龈肿胀会刺激神经引发啃咬动作。表现为频繁咬硬物、流涎增多,可能伴随低热。家长可使用硅胶牙胶冷藏后给宝宝啃咬,或洗净手指包裹纱布轻柔按摩牙龈。避免使用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磨牙玩具。

2、情绪表达方式

语言能力未发育完全的婴儿可能通过咬牙表达兴奋、愤怒等情绪。常见于游戏互动过度刺激或需求未被满足时,通常伴随肢体舞动或哭闹。家长需保持环境安静,用拥抱、哼歌等方式平复情绪,避免过度逗弄引发更强烈反应。

3、钙元素缺乏

维生素D不足导致血钙降低时,可能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这类婴儿往往伴有枕秃、夜惊、多汗等表现。母乳喂养儿应每日补充维生素D3滴剂400IU,配方奶喂养儿需计算奶量中已有含量。严重缺钙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4、神经发育未成熟

婴儿大脑抑制功能尚未完善,可能无意识出现咀嚼肌收缩。常见于3-8个月婴儿清醒或浅睡眠时,通常随年龄增长自然消失。若持续至2岁以上或伴随肢体抽搐,需儿科神经专科评估是否癫痫小发作,必要时进行脑电图检查。

5、消化道不适

肠绞痛或胃食管反流可能引发咬牙动作,多发生在喂奶后1小时内,伴随蜷腿、哭闹。可尝试飞机抱姿势缓解腹胀,母乳妈妈需减少奶制品摄入。反复发作需排除乳糖不耐受,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日常应注意记录咬牙发作的频次与情境,避免穿着过厚导致过热加重不适。哺乳期母亲需保证钙质摄入,每日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或等效乳制品。6个月以上婴儿可提供磨牙饼干锻炼咀嚼,但需监护防止噎呛。若持续2周不缓解或伴随发育倒退、眼神呆滞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儿童保健科就诊排查脑损伤等严重疾病。

许瑞英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婴儿的牙齿需要多长时间?

婴儿的牙齿萌出时间一般在6-12个月,最早可能在4个月左右出现,最晚不超过18个月。乳牙萌出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与遗传、营养等因素相关。

多数婴儿在6-8个月时萌出第一颗下门牙,随后8-12个月出现上门牙。第一磨牙通常在12-16个月萌出,犬齿在16-20个月,第二磨牙则在20-30个月完成全部乳牙生长。萌牙顺序通常为从下到上、由前向后对称生长,但部分婴儿可能出现顺序波动。萌牙期可能伴随牙龈肿胀、流涎增多、烦躁哭闹等症状,可通过磨牙棒冷敷缓解不适。若超过12个月仍未萌牙,需排查维生素D缺乏、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因素。

建议家长定期用纱布清洁婴儿牙龈,萌牙后使用软毛牙刷每日轻柔刷牙。避免含糖饮食残留,减少夜奶频率以预防龋齿。若发现牙齿排列异常或萌出延迟,应及时就诊儿童口腔科评估。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一岁半小孩牙齿连根都摔掉了还能生长吗??

一岁半小孩牙齿连根摔掉后通常无法再生。乳牙外伤导致牙根完全脱落后,该位置需等待恒牙萌出替代,期间可能出现邻牙移位或咬合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乳牙牙根完全脱落属于牙科急症,乳牙牙髓及牙周膜组织损伤后再生能力有限。乳前牙牙根较短,外伤暴力易造成完全脱位,牙槽窝内残留的牙周膜细胞若无法存活,将失去再植成功条件。患儿需在30分钟内携带脱落牙齿就诊,医生会检查牙槽骨完整性并判断是否适合再植,再植后需用夹板固定2-3周,成功率与就诊时间呈正相关。

极少数情况下,若脱位牙保存得当且牙根发育未完成,经专业处理可能存在再附着机会。但一岁半幼儿乳牙根尖孔尚未闭合,血管神经束易断裂,再植后牙髓坏死概率较高。即便再植成功,后期也可能出现牙根吸收或牙齿变色,需定期随访观察。对于无法再植的病例,缺牙间隙维持器可防止邻牙倾斜,待6-7岁时恒中切牙自然萌出。

乳牙早失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和恒牙萌出顺序,建议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定期口腔检查监测恒牙胚发育。家长应妥善保管脱落牙齿,用生理盐水或牛奶浸泡保持牙周膜活性,切忌刮擦牙根表面。日常生活中需加强看护,避免剧烈运动造成二次伤害,必要时可佩戴儿童运动护齿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牙神经被杀死后会不会影响孩子换牙?

牙神经被杀死后通常不会影响孩子换牙。乳牙牙髓治疗主要针对病变牙髓组织,而恒牙胚位于乳牙根方独立发育,两者解剖结构互不干扰。

乳牙牙髓治疗包括活髓切断术或根管治疗,通过去除感染或坏死牙髓控制炎症。规范的牙髓处理可保留乳牙至生理性脱落期,避免乳牙早失导致的恒牙萌出障碍。治疗过程中使用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不会渗透至恒牙胚区域,且乳牙根吸收是受恒牙萌出压力调控的生理过程,与牙髓状态无直接关联。

极少数情况下,若乳牙根尖周炎症长期未控制,可能通过骨组织影响下方恒牙胚发育。这种情况多见于治疗延误的严重根尖周病变,可能造成恒牙釉质发育不全或萌出位置异常。但现代牙髓治疗技术能有效阻断炎症扩散,临床发生概率极低。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乳牙治疗后每3-6个月拍摄X线片监测恒牙胚发育状况。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咬硬物防止乳牙折裂。若发现恒牙萌出延迟或位置异常,应及时就诊评估。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孩子长大牙牙齿上有块肉?

小孩子长大牙牙齿上有块肉可能是萌出性龈炎或萌出性囊肿的表现,通常与牙齿萌出过程中牙龈组织受刺激有关。主要有牙龈炎症、萌出性囊肿、局部感染、牙齿萌出异常、外伤性增生等原因引起。

1、牙龈炎症

牙齿萌出时可能刺激周围牙龈组织导致充血肿胀,表现为牙龈局部红肿或形成肉芽状增生。家长需帮助儿童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处,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若红肿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渗血,建议就医检查。

2、萌出性囊肿

恒牙萌出过程中可能形成含液体的囊肿,在牙龈表面呈现蓝紫色半透明肿块。多数可自行吸收,若囊肿持续增大影响牙齿萌出,需口腔科医生进行引流处理。家长应观察肿块变化情况,避免儿童用手抠抓患处。

3、局部感染

萌出牙齿周围食物残渣堆积可能引发感染,形成化脓性肉芽肿。表现为红色柔软肿块伴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家长需每日检查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4、牙齿萌出异常

多生牙或阻生牙可能导致牙龈组织异常增生,需通过口腔X光片确诊。对于阻碍恒牙正常萌出的多生牙,可能需手术拔除。家长发现儿童牙齿排列异常或长期未萌出时,应及时预约儿童口腔专科检查。

5、外伤性增生

咬合创伤或刷牙损伤可能引起牙龈纤维性增生,形成质地较硬的肿块。可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消炎,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增生组织。家长应为儿童选择适龄牙刷,监督刷牙力度,避免横向用力刷牙。

日常需培养儿童早晚刷牙、餐后漱口的习惯,使用含氟儿童牙膏预防龋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6-12岁替牙期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避免给儿童过硬或粘性过大的零食,减少牙龈机械刺激。发现牙龈肿块持续增大、颜色发暗或伴随出血流脓时,应立即就诊儿童口腔科。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阴道炎 脾肿瘤 诺卡菌病 变应性口炎 难治性癫痫 神经性厌食 升主动脉瘤 细菌性肝脓肿 虹膜新生血管 结核性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