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呼吸科

小儿哮喘突然发作会有哪些危险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

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及肺功能检测等综合评估。典型诊断标准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或呼吸困难,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具有可逆性气流受限特征,并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1、临床症状

反复发作的喘息是小儿哮喘的核心表现,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运动或呼吸道感染有关。咳嗽常为干咳,夜间或运动后加重,部分患儿可能以慢性咳嗽为唯一症状。发作时听诊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

2、病史特征

需详细询问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及症状发作规律。多数患儿有特应性体质,如合并湿疹、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症状具有季节性变化或与环境暴露相关,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症状明显缓解的病史对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

3、肺功能检测

对于6岁以上能配合的儿童,肺功能检查是确诊关键。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超过13%也具有诊断价值。婴幼儿可通过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辅助评估。

4、过敏原检测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有助于明确诱发因素。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阳性结果虽不能单独诊断哮喘,但可为环境干预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5、鉴别诊断

需排除支气管异物、先天性气道畸形、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婴幼儿需警惕毛细支气管炎、百日咳等感染性疾病。反复肺炎或固定部位哮鸣音需考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结构性异常。

确诊小儿哮喘后应建立长期管理计划,包括避免触发因素、规范使用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家长需定期记录症状日记和峰流速值,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合理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已知过敏食物。适度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环境控制需保持居室清洁通风,减少尘螨、霉菌等过敏原暴露。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儿哮喘需要做哪些检查?

小儿哮喘通常需要做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胸部X线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血常规检查等。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小儿哮喘的核心项目,通过测量患儿用力呼气时的气流速度,评估气道阻塞程度。6岁以上儿童可配合完成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年幼患儿需采用婴幼儿肺功能仪。检查可发现呼气峰流速下降、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降低等特征性改变,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有助于确诊。

2、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识别诱发哮喘发作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明确过敏原后可通过环境控制减少接触,对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儿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检测时需停用抗组胺药物,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3、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能排除肺部感染、先天性畸形等与哮喘症状相似的疾病。典型哮喘患儿胸片多显示双肺透亮度增高、膈肌低平等过度充气征象,急性发作期可能伴支气管壁增厚。该检查辐射量较低,但应避免短期内重复进行。

4、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

通过检测呼出气中一氧化氮浓度间接反映气道炎症水平,数值升高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该检查无创、快速,适用于监测抗炎治疗效果及评估用药依从性。但需注意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因素可能干扰结果。

5、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可观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辅助判断过敏状态及炎症程度。部分患儿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检查需配合其他项目综合判断,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确诊小儿哮喘需结合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建议在呼吸专科医师指导下完成系列检查。日常应注意记录发作诱因、频率和夜间症状,定期复查肺功能评估控制水平。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使用吸入药物,多数患儿通过系统管理可获得良好控制。急性发作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哮喘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和胸闷,可通过药物控制与环境管理改善症状。

小儿哮喘可能与遗传因素、过敏原接触或呼吸道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加重的喘息、呼吸急促、咳嗽伴白色黏痰。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三凹征或口唇发绀。治疗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轻度发作可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控制炎症,配合硫酸特布特罗雾化溶液缓解支气管痉挛。中重度发作需联合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扩张气道,必要时口服孟鲁司特钠颗粒调节免疫反应。日常需避免接触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患儿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家长需学会正确使用雾化器,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哮喘的食疗方法?

小儿哮喘可通过饮食调理辅助控制症状,适合的食物有白萝卜、百合、梨、山药、核桃仁等。哮喘发作与气道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饮食干预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进行。

一、食物1、白萝卜

白萝卜含有芥子油苷等活性成分,有助于缓解气道痉挛。其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菌群平衡,间接调节免疫功能。建议将白萝卜切丝凉拌或炖汤,避免油炸烹饪破坏营养成分。

2、百合

百合含有生物碱和黏液质,具有润肺止咳作用。其多糖成分能调节Th1/Th2免疫平衡,减轻过敏性炎症。可与银耳、莲子搭配煮粥,每周食用2-3次为宜。

3、梨

梨富含熊果苷和绿原酸等抗氧化物质,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建议选择砀山梨等水分充足的品种,蒸煮后连皮食用效果更佳,但脾胃虚寒患儿应控制摄入量。

4、山药

山药含薯蓣皂苷和黏液蛋白,能修复呼吸道黏膜屏障。其低过敏性特点适合哮喘患儿长期食用,可搭配红枣煮粥或制成山药泥,有助于改善肺脾气虚症状。

5、核桃仁

核桃仁富含α-亚麻酸和维生素E,可抑制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生成。建议每日食用5-8克,研磨后加入米糊或燕麦粥,但需注意对坚果过敏者禁用。

二、药物1、孟鲁司特钠

作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适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长期控制。能阻断气道平滑肌收缩和炎症细胞浸润,常见剂型有咀嚼片和颗粒剂。

2、布地奈德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气道黏膜水肿,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雾化吸入时需配合储雾罐使用,用药后需漱口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

3、沙丁胺醇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适用于急性发作期。气雾剂使用时需掌握深吸气同步技巧,过量可能引起心悸等不良反应。

4、异丙托溴铵

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迷走神经张力改善通气功能,常与β2激动剂联用。对运动性哮喘和夜间哮喘有较好预防效果。

5、氯雷他定

第二代抗组胺药可减轻过敏性鼻炎并发的哮喘症状。糖浆剂型适合低龄患儿,需注意与酮康唑等药物的相互作用。

哮喘患儿饮食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避免海鲜、冷饮等易诱发过敏的食物。保证充足维生素A、D和锌的摄入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修复。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食品。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000-1500毫升,可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同时需规范记录哮喘日记,监测症状变化与饮食关联性。任何食疗方案都应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不可替代规范化药物治疗。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儿哮喘怎么按摩?

小儿哮喘可通过按摩特定穴位缓解症状,常用穴位有天突穴、膻中穴、肺俞穴、定喘穴、足三里穴。按摩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家长不可自行尝试,避免加重病情。

1、天突穴

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该穴位有助于缓解咳嗽和气喘。操作时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力度以患儿能耐受为宜。该穴位靠近气管,过度按压可能导致不适,需特别注意手法轻柔。按摩时可配合推揉法,从穴位向两侧锁骨方向轻推。

2、膻中穴

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是调理气机的重要穴位。按摩时可用掌根顺时针揉动,有助于宽胸理气、止咳平喘。该穴位按摩对胸闷气促症状改善明显,但需避开饭后立即操作。按摩时间控制在3-5分钟,观察患儿呼吸变化。

3、肺俞穴

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此穴能宣肺平喘。操作时让患儿俯卧位,用拇指指腹做环形揉动。该穴位按摩对夜间哮喘发作有预防作用,可与背部推拿手法结合使用。注意保持环境温暖,避免按摩时受凉。

4、定喘穴

定喘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是治疗哮喘的经验穴。按摩时用拇指与食指捏拿该处肌肉,手法宜轻快有节律。该穴位对急性发作时的喘息有缓解作用,但严重发作时需立即就医。按摩前后要评估患儿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按摩能健脾益肺、增强体质。操作时用拇指垂直按压,配合艾灸效果更佳。该穴位适合哮喘缓解期保健使用,能减少发作频率。按摩需长期坚持,每周2-3次,配合其他穴位使用。

小儿哮喘按摩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替代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应及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严重时需急诊处理。日常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饮食宜清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可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定期复诊评估病情,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腹内疝 脑脓肿 水中毒 红斑狼疮 巴特综合征 食管裂孔疝 范科尼综合征 盆腔静脉曲张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