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乳腺癌

乳腺癌晚期脑颅内转移如何治疗会比较好呢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脑颅压高用什么药最好?

脑颅压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乙酰唑胺片、布美他尼片等药物。脑颅压高可能与脑水肿、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

1、甘露醇注射液

甘露醇注射液是高渗性脱水剂,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水分向血管内转移,从而降低颅内压。该药适用于脑水肿引起的颅压增高,使用后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尿量及肾功能。

2、呋塞米片

呋塞米片是袢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重吸收,增加尿液排出量,间接减轻脑水肿。该药常与甘露醇联用治疗急性颅内压增高,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低钾血症。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电解质水平。

3、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

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通过高渗性脱水作用降低颅内压,代谢产物可被组织利用,适用于需要长期脱水治疗的患者。该药起效较甘露醇缓慢但作用持久,糖尿病患使用需监测血糖。可能出现溶血、血红蛋白尿等不良反应。

4、乙酰唑胺片

乙酰唑胺片是碳酸酐酶抑制剂,通过减少脑脊液生成降低颅内压,适用于慢性颅内压增高或脑积水患者。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血液酸碱平衡及电解质。

5、布美他尼片

布美他尼片是强效利尿剂,作用机制与呋塞米相似但起效更快,适用于对呋塞米不耐受的颅压增高患者。该药可能导致听力损害,禁止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用药期间需严格监测电解质及听力变化。

脑颅压高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应保持头高位卧床休息,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毫升以内,避免用力咳嗽或排便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饮食宜选择低盐、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若出现意识改变、瞳孔不等大等脑疝征兆需立即就医。所有降颅压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爱睡觉的人寿命会比较长吗?

爱睡觉与寿命长短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适度睡眠有助于健康。睡眠时间与寿命的关系主要受睡眠质量、基础疾病、年龄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影响。

1、睡眠质量:

深度睡眠比例高的人往往身体修复功能更好。睡眠质量差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通过规律作息、改善睡眠环境提升睡眠质量。

2、基础疾病:

某些疾病会导致嗜睡症状,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等。这类病理性嗜睡需要治疗原发病。长期过度睡眠可能与代谢综合征相关,需排查糖尿病等慢性病。

3、年龄因素:

老年人睡眠时间延长但深度睡眠减少属于正常现象。儿童青少年需要更多睡眠时间促进生长发育。不同年龄段应保持符合生理需求的睡眠时长。

4、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短睡眠基因,每天睡4-6小时即可保持精力充沛。睡眠需求个体差异较大,不应单纯以睡眠时长判断健康状态。

5、生活方式:

适度运动可改善睡眠效率,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均衡饮食中适量补充色氨酸、镁等营养素有助于睡眠调节。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影响褪黑素分泌。

保持每天7-9小时优质睡眠对健康最有利,可通过固定作息时间、睡前温水泡脚、保持卧室黑暗安静等方式改善睡眠。饮食上可适量食用小米、香蕉、牛奶等含色氨酸食物,晚餐避免过饱。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但需注意运动时间不要临近睡前。出现持续嗜睡或失眠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睡眠质量比单纯追求睡眠时长更重要,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是维持健康的基础。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13周nt值会比12周高吗?

孕13周NT值通常不会比12周时更高。NT测量值在孕11-13周+6天期间相对稳定,正常范围在2.5毫米以内,其变化主要受胎儿淋巴系统发育、测量技术误差、母体因素等影响。

1、淋巴发育:

胎儿颈项透明层在孕12周左右达到峰值,随着孕周增加,淋巴系统逐渐完善,积液被吸收。理论上13周NT值应持平或略低于12周,异常增高需警惕染色体异常或先天性心脏病风险。

2、测量误差:

超声切面标准度直接影响结果。若12周测量时胎儿体位不佳导致数值偏低,13周规范测量可能出现"数值升高"的假象,实际需以两次测量中最高值为准。

3、母体因素:

母体血糖控制不佳或免疫异常可能影响胎儿体液平衡,导致NT增厚持续。妊娠糖尿病孕妇需特别注意血糖监测,这类情况可能造成13周NT值降幅不明显。

4、技术差异:

不同医院超声设备分辨率及操作者经验差异可能导致测量波动。建议在同一机构由固定医师完成NT复查,减少人为误差带来的数值偏差。

5、病理因素:

若13周NT值确实较12周增加超过0.5毫米,需考虑21-三体综合征、特纳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或胎儿心脏结构缺陷。此时应结合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进一步评估。

建议孕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激素水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菠菜、猪肝,适度进行孕期瑜伽等舒缓运动。若NT值异常增高,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后续筛查,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复查超声前可适量饮水保持膀胱适度充盈,但无需空腹,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操作。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人一紧张尿是不是也会比较多?

紧张时尿量增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膀胱敏感度升高、肌肉紧张及心理暗示作用有关。

1、交感神经兴奋:

紧张状态下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促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该激素会抑制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导致原尿生成量短期增加。同时交感兴奋可能引发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连锁反应,进一步促进排尿反射。

2、抗利尿激素波动:

心理压力会干扰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节律,这种激素本应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当分泌量减少时,肾脏排水量相应增加,可能造成尿频现象,但通常尿量不会显著超出日常范围。

3、膀胱敏感度变化:

焦虑情绪会使膀胱逼尿肌处于轻度收缩状态,降低储尿阈值。即使膀胱内尿液未达正常容量,大脑也可能误判为需要排尿。这种现象在临床称为"紧张性尿频",尿常规检查通常无异常。

4、肌肉紧张反应:

人体在应激状态下会不自主绷紧盆底肌群,这种持续收缩可能压迫膀胱,产生类似尿意的错觉。部分人群还会伴随手心出汗、呼吸急促等典型应激表现,整体属于神经-肌肉系统的联动反应。

5、心理暗示强化:

既往紧张时排尿的经历可能形成条件反射,这种心理预期会放大身体反应。越是关注排尿问题,膀胱敏感度越容易受主观意识影响,形成"越紧张越尿频"的循环。

建议通过深呼吸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平衡,每日练习腹式呼吸10分钟可降低膀胱敏感度;适量补充含钙镁的坚果类食物有助于稳定神经系统;避免在重要场合前过量饮水,但每日总饮水量仍需保持1500-2000毫升。若伴随尿痛、血尿或夜尿增多超过3次,需排查泌尿系统感染或糖尿病等病理性因素。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肌肉萎缩的病人吃什么会比较好?

肌肉萎缩患者需注重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搭配,推荐摄入优质蛋白、健康脂肪、复合碳水化合物及抗氧化营养素。主要饮食选择包括乳制品、深海鱼类、全谷物、新鲜蔬果和坚果类。

1、优质蛋白:

每日需保证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生物价高的动物性蛋白如鸡蛋清、鸡胸肉、瘦牛肉,其中乳清蛋白吸收率可达90%以上。植物蛋白可搭配大豆分离蛋白、豌豆蛋白等弥补必需氨基酸不足。蛋白质应分散在三餐及加餐中,单次摄入不超过30克以优化利用率。

2、健康脂肪:

橄榄油、亚麻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应达总热量30%,每周食用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3-4次补充ω-3脂肪酸。坚果类如核桃、杏仁每日可摄入20-30克,牛油果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减轻肌肉炎症反应。

3、复合碳水:

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燕麦、糙米、红薯等作为主食,占总热量50%-55%。每餐搭配20-30克膳食纤维,如奇亚籽、鹰嘴豆可延缓糖分吸收。香蕉、芒果等水果提供易吸收的果糖及钾元素,适合运动后加餐。

4、微量营养素:

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富含维生素K和镁,每日300-500克。柑橘类水果和彩椒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强化食品或补充剂可针对性补充维生素D3800-1000IU/日和钙1000mg/日维持神经肌肉功能。

5、特殊营养:

肌酸一水合物每日3-5克可提升肌细胞磷酸原储备,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有助于抑制肌肉分解。谷氨酰胺作为条件必需氨基酸,在创伤或感染期需额外补充。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医用全营养配方食品作为膳食补充。

患者应建立少食多餐模式,每日5-6餐保证持续供能。烹饪采用蒸煮炖等低温方式保留营养,避免油炸及辛辣刺激。进餐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细嚼慢咽防止误吸。每周进行2-3次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以促进肌肉合成。定期监测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及时调整膳食方案。合并吞咽障碍者可选择稠粥、果泥等改良食物质构,必要时采用管饲营养支持。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白内障 肝移植 肾肿瘤 食道癌 前列腺炎 鼻中隔穿孔 肺念珠菌病 骨旁骨肉瘤 女性假两性畸形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