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 青光眼

如何检查和诊断原发性青光眼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有什么常见特点?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密集的褐色或肤色丘疹,常伴有剧烈瘙痒和皮肤粗糙。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或代谢紊乱有关,通常表现为对称分布的角化性丘疹,好发于胫前、上臂伸侧等部位。丘疹初期呈针尖大小,逐渐融合成斑块,表面可见蜡样光泽或鳞屑。部分患者因长期搔抓导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或苔藓样变。该病病程缓慢,极少累及内脏器官,但可能因反复搔抓继发感染。

建议患者避免过度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必要时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缓解症状。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什么是小儿原发性脑干损伤 小儿原发性脑干损伤原因详述?

小儿原发性脑干损伤是指儿童因外伤、缺氧等因素直接导致的脑干结构或功能损害。

小儿原发性脑干损伤可能与产伤、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外伤因素有关,也可能由窒息、溺水等缺氧事件引发。外伤性损伤通常伴随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表现,患儿可出现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呼吸节律紊乱等症状。缺氧性损伤多与围产期窒息、溺水或气道梗阻相关,常表现为肌张力异常、惊厥发作及喂养困难。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线粒体脑肌病也可能导致脑干功能异常,但较为罕见。

日常需避免儿童接触危险环境,乘车时使用安全座椅,游泳时加强看护。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程度。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最多见的类型是什么?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最多见的类型是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约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60%-70%,其特点是双侧肾上腺球状带增生,但无明确腺瘤。该类型患者醛固酮分泌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控,临床表现以高血压、低血钾为主,症状通常较醛固酮瘤患者轻。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肾上腺对血管紧张素Ⅱ敏感性增高有关。诊断需通过盐水负荷试验、卡托普利试验等确诊试验,并结合肾上腺CT或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明确分型。

醛固酮瘤是第二常见类型,约占30%-40%,多为单侧肾上腺皮质腺瘤,醛固酮分泌呈自主性。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加重高血压,并遵医嘱定期监测血钾和血压水平。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青光眼手术多少钱?

青光眼手术一般需要5000元到30000元,实际费用受到手术方式、医院等级、地区差异、术后用药、并发症处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青光眼手术费用差异主要与手术类型相关。常见的小梁切除术价格通常在5000元至15000元之间,属于基础性抗青光眼手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费用略高,约8000元至20000元,这类手术创伤较小但操作精细。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属于高值耗材手术,整体费用可达20000元至30000元,其中引流装置成本占比较大。部分医院开展的微创青光眼手术如内路粘小管成形术,价格区间在10000元至25000元。激光类手术如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费用相对较低,单次治疗约3000元至8000元。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收费存在梯度差异。三级甲等医院因设备及专家资源投入较大,手术定价通常比二级医院高出一定比例。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同类型手术可能存在价格差。术后需使用的降眼压药物如前列腺素类滴眼液、碳酸酐酶抑制剂等也会增加治疗总成本。若术中需联合白内障手术或出现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费用会相应上浮。部分复杂病例需分期手术,累计费用可能超过常规标准。

青光眼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眼压和视神经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控制病情。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严格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出现眼红眼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返院检查。医保报销政策因地而异,术前可向医院医保办咨询具体比例。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青光眼能不能治疗好?

青光眼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青光眼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定期随访监测、生活方式调整。

1、药物治疗

青光眼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前列腺素类药物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可促进房水排出,β受体阻滞剂噻吗洛尔滴眼液能减少房水生成,碳酸酐酶抑制剂布林佐胺滴眼液可抑制房水分泌。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以维持眼压稳定,用药期间需监测角膜厚度和视野变化。

2、激光治疗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通过激光照射改善房水引流,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可解除瞳孔阻滞,常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激光治疗创伤小但效果可能随时间减弱,部分患者需重复治疗或联合药物使用。

3、手术治疗

小梁切除术通过建立新房水引流通道降低眼压,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原发性青光眼。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通过导管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适合难治性青光眼。术后需警惕浅前房、滤过泡渗漏等并发症,定期复查眼压和视功能。

4、定期随访监测

青光眼患者每3-6个月需进行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视神经OCT扫描等评估。早期患者每年至少1次24小时眼压波动监测,进展期患者需增加随访频率。监测数据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视神经损伤。

5、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长时间低头、穿紧领衣物等可能升高眼压的行为。控制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内,分次少量饮用。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但需避免举重等屏气动作。保证充足睡眠,夜间可使用高枕头减少房水淤积。

青光眼患者应建立长期管理意识,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查。日常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强光刺激和过度疲劳。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和深色蔬菜,限制咖啡因摄入。保持情绪稳定,急性眼胀痛伴头痛呕吐需立即就医。通过医患配合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终身维持有用视力。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头癣 鼻囊肿 结肠憩室 克罗恩病 尿道下裂 食管破裂 急性泪腺炎 非特异性尿道炎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