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拔牙出现下唇麻木损伤什么神经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老年人拔牙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拔牙需重点关注基础疾病控制、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主要有心血管状态评估、血糖管理、抗凝药物调整、骨质疏松风险和术后感染预防等注意事项。

1、心血管评估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需在拔牙前控制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近期发生心肌梗死者应推迟择期拔牙。术前可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请心内科会诊。术中建议采用心电监护,使用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时需谨慎。

2、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1.1mmol/L。拔牙宜安排在上午早餐后1-2小时进行,术前需监测血糖,备好糖果预防低血糖。感染风险较高者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

3、抗凝调整

长期服用华法林片或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需根据INR值决定是否暂停抗凝治疗。低风险拔牙通常无须停药,高风险操作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术后24小时内观察创面渗血情况,可采用明胶海绵局部止血。

4、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拔牙后可能出现颌骨病理性骨折,术前应拍摄曲面断层片评估骨密度。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超过3年者,需告知医生药物相关颌骨坏死风险。建议采用微创拔牙技术,减少骨组织损伤。

5、感染预防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保持口腔清洁,24小时后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避免吸烟饮酒,进食温凉软食,用对侧牙齿咀嚼。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发热应及时复诊。

老年患者拔牙后需保持头部抬高30度休息,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可冰敷面部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饮食选择鸡蛋羹、米糊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流质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促进伤口愈合。建议家属协助观察术后反应,按时陪同复诊检查愈合情况。合并多种慢性病者应提前与内科医生沟通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拔牙多久能吃东西?

拔牙后2-4小时可以进食流质食物,24小时后可尝试软食。

拔牙后创口需要时间形成血凝块保护伤口,过早进食可能破坏血凝块导致出血或感染。2-4小时内可小口饮用常温牛奶、豆浆等流食,避免使用吸管产生负压。24小时后可选择鸡蛋羹、土豆泥等无需咀嚼的软食,温度需接近体温。3天内忌辛辣、过热、坚硬食物,避免用拔牙侧咀嚼。若出现剧烈疼痛、持续出血或食物残渣嵌入创口,需及时复诊。

恢复期间保持口腔清洁,24小时后可轻柔漱口,避免剧烈运动促进创面愈合。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哺乳期牙疼的厉害能拔牙吗?

哺乳期牙疼严重时通常可以拔牙,但需在医生评估后操作。若存在急性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则需暂缓拔牙。

哺乳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易出现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口腔问题。当牙齿龋坏严重或根尖周炎反复发作时,拔牙可有效缓解疼痛。口腔医生会选用利多卡因等哺乳期相对安全的麻醉药物,术后抗生素可选择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不影响哺乳的药物。拔牙前需告知医生哺乳情况,医生将调整治疗方案。

若处于急性化脓性炎症期或患有严重血液疾病,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出血不止。此时需先控制炎症,如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拔牙必要性。妊娠期牙龈瘤等特殊病变也需优先保守治疗。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哺乳,用健侧进食流质食物,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保持口腔清洁可加速创面愈合,哺乳前用温水漱口减少药物残留风险。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龋齿牙龈肿痛能拔牙吗 龋齿牙龈肿痛怎么办?

龋齿牙龈肿痛一般不建议立即拔牙,应先控制炎症后再评估拔牙必要性。龋齿牙龈肿痛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炎症控制等方式缓解。

龋齿伴随牙龈肿痛多与牙髓感染扩散或根尖周炎有关,急性炎症期拔牙可能加重感染风险。需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口腔细菌,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与肿胀。若存在化脓性感染,可遵医嘱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炎。日常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减少食物残渣刺激,避免患侧咀嚼硬物。牙龈肿胀消退后,由口腔医生评估龋齿是否需根管治疗或拔除。

发作期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刺激患牙。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拔牙多久后能备孕?

拔牙后一般建议1-3个月再备孕,具体时间需结合创口恢复情况与用药史综合评估。

拔牙属于有创操作,术后可能伴随短期炎症反应或需使用药物控制感染。若未使用抗生素或仅短期服用非致畸药物,牙龈愈合通常需7-14天,骨组织修复约需1个月,此时身体代谢已基本恢复正常状态。但若术中涉及复杂拔牙或使用过甲硝唑片等可能影响胚胎发育的药物,需等待药物完全代谢,通常需要3个月以上。备孕前建议通过口腔检查确认无感染灶,并避免在创口愈合期承受妊娠带来的生理负荷。

备孕期间应保持口腔卫生,均衡补充钙质与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愈合的行为。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热门标签

鼻石 髌骨脱位 玫瑰糠疹 妊娠水肿 免疫性不孕 肋锁综合征 跟腱后滑囊炎 急性支气管炎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