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 脑出血

急性脑出血,现在基本痊愈,细查后发现动脉血管瘤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前列腺穿刺后多久痊愈?

前列腺穿刺后一般需要7-14天痊愈,具体时间与个体恢复能力、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

前列腺穿刺属于有创检查,术后恢复时间主要取决于穿刺范围和创面愈合情况。多数患者在7天内可缓解尿频、血尿等轻微不适,10-14天基本恢复。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久坐压迫会阴部。3天内可能出现淡红色血尿,属正常现象,但若出现鲜红色血尿、发热或排尿困难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间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以冲刷尿道,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

术后1个月内禁止骑自行车、提重物及性生活,饮食宜清淡并避免辛辣刺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恢复情况。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后遗症可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症状制定方案。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物理治疗通过运动疗法改善肢体功能障碍,作业治疗帮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药物治疗常用胞磷胆碱钠片、奥拉西坦胶囊、尼莫地平片等营养神经和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对于严重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患者,可能需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或去骨瓣减压术。脑出血后遗症可能与脑组织损伤、神经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偏瘫、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iga肾炎治疗方法能痊愈吗?

IgA肾炎能否痊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达到临床缓解,但存在复发风险。IgA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免疫抑制治疗、饮食管理和定期随访。

1、控制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可有效控制血压并减少蛋白尿。高血压会加速肾小球损伤,需将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避免高盐饮食和情绪激动。

2、减少蛋白尿

持续蛋白尿会加重肾小管间质损伤,除降压药物外可联合使用羟氯喹片或雷公藤多苷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克时需积极干预,建议采用低蛋白饮食配合α-酮酸制剂。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3、免疫抑制治疗

对于病理分级Ⅲ级以上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治疗期间需监测白细胞计数和肝功能,预防感染风险。新型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可用于难治性病例,但需评估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4、饮食管理

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在3-5克,优质蛋白摄入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和加工肉类,适量补充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合并高尿酸血症时需限制嘌呤摄入,禁止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

5、定期随访

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病理活动期患者应缩短至1-3个月随访。重点监测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和尿红细胞形态。出现感冒等感染症状时及时检查尿常规,感染后1-2周内易诱发病情反复。

IgA肾炎患者需终身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夏季防止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时需同步控制代谢指标,建议每季度进行营养科和肾内科联合随访。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时应立即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脑出血低钠血症后果?

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可能导致脑水肿加重、意识障碍加深甚至危及生命。低钠血症会加剧脑细胞水肿,升高颅内压,进一步损伤神经功能。

脑出血患者出现低钠血症时,血液渗透压下降使水分向脑组织转移,脑细胞水肿程度加重。这会直接压迫周围正常脑组织,扩大原发性脑损伤范围。患者可能表现为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嗜睡程度加深,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或脑疝。低钠血症还会干扰神经电活动,诱发或加重癫痫发作,增加治疗难度。

部分脑出血患者因下丘脑-垂体轴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稀释性低钠血症。这种情况进展较快,血钠水平可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至120mmol/L以下,出现定向力障碍、抽搐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长期未纠正的低钠血症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桥中央髓鞘溶解,遗留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脑出血患者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早期症状时需警惕低钠血症。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限水或补钠方案,调整速度应控制在每日血钠升高不超过8-10mmol/L。日常护理需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量饮水,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脑卒中和中风、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有什么关系?

脑卒中一般是指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脑血栓是脑梗死的常见原因。脑卒中主要有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脑出血属于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脑血栓属于缺血性脑卒中。

1、脑卒中与中风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2、脑卒中与脑出血

脑出血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类型,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脑出血起病急骤,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和必要时手术治疗。

3、脑卒中与脑梗死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类型,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小动脉闭塞等。脑梗死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症状。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和改善脑循环等措施。

4、脑卒中与脑血栓

脑血栓是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指脑血管内形成的血栓阻塞血管。脑血栓形成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关,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预防脑血栓需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5、相互关系

脑卒中是中风的总称,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两大类。脑血栓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疾病都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但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及时识别不同类型的中风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

预防脑卒中需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脑血管病变。对于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预防脑卒中发生。一旦出现突发头痛、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中风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黄金救治时间内获得专业治疗。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肌炎 脐疝 结肠癌 外耳炎 低体重儿 头皮糠疹 疱疹样皮炎 三叉神经痛 男性尖锐湿疣 酒精戒断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