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绞痛

突然的心绞痛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哪里?

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或下颌。疼痛区域主要与心肌缺血引起的神经反射有关,常见诱因包括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

1、胸骨后疼痛:

约80%患者以胸骨中下段后方压榨性疼痛为首发表现,疼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常被描述为“重物压迫感”。此处疼痛与心脏解剖位置相关,缺血心肌释放的代谢产物刺激交感神经传入纤维,通过胸1-5脊神经节反射至体表。

2、心前区闷痛:

部分患者疼痛集中在左侧心前区,范围约手掌大小,可能伴随出汗、恐惧感。该区域对应心脏前壁供血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病变时尤为明显,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灼烧感。

3、左肩臂放射痛:

约30%患者出现向左肩及左上臂内侧的放射性疼痛,沿尺神经分布区延伸至无名指和小指。这种牵涉痛源于心脏与上肢皮节在胚胎发育中的同源神经支配,属于内脏-体表反射现象。

4、颈部紧缩感:

心肌缺血可刺激迷走神经分支,引发颈部带状区域紧缩样不适,常被误认为咽喉疾病。这种表现多见于下壁心肌缺血,伴随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等迷走神经兴奋体征。

5、下颌牙痛:

少数患者以下颌或牙床疼痛为主要症状,易被误诊为口腔疾病。三叉神经下颌支与心脏传入神经在延髓存在交汇,这种非典型放射痛在女性及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日常需控制血压、血脂,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吸烟者需严格戒烟,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若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或伴随冷汗、晕厥,需紧急就医排除心肌梗死。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药有哪些?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

1、硝酸酯类:

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静脉血管,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常用药物有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这类药物可快速缓解胸痛,但需注意避免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联用。

2、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这类药物可降低心肌梗死风险,但禁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或支气管哮喘患者。

3、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常用药物有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这类药物适用于血管痉挛性心绞痛,但需注意可能引起低血压和水肿。

4、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这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需警惕出血并发症。

5、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这类药物可改善长期预后,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出现胸痛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立即就医。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怎么锻炼?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抗阻训练、柔韧性练习、呼吸训练及日常活动调整等方式锻炼。运动需在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诱发心肌缺血。

1、低强度有氧:

推荐步行、慢速骑自行车或游泳等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静息心率+20次/分以内,或自觉稍感费力但不影响正常对话的程度。运动前后需进行5-10分钟热身与放松,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2、抗阻训练:

选择弹力带、小哑铃等器械,进行上肢和下肢主要肌群的轻中度力量训练,每组重复8-12次,每周2-3次。训练时保持自然呼吸,避免屏气动作。重量以能轻松完成动作为宜,逐步增加阻力而非单次负荷。

3、柔韧性练习:

通过太极拳、瑜伽或静态拉伸改善关节活动度,重点放松胸背部肌肉。每个拉伸动作维持15-30秒,每日可进行1-2次。注意避免过度弯腰、倒立等可能影响回心血量的体位。

4、呼吸训练:

采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方法,每日练习2次,每次10分钟。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心肌供氧。可结合冥想放松技巧同步实施。

5、日常活动调整:

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突然寒冷刺激或餐后立即活动。将家务劳动分段进行,每15分钟休息一次。上下楼梯时控制速度,必要时使用扶手支撑。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避免单独运动。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康复需严格遵循"热身-训练-整理"三阶段原则,运动环境应保持通风适宜温度。建议选择上午10点或下午3点等血压相对平稳时段锻炼,避免晨起空腹或夜间运动。运动期间密切监测胸痛、气促等不适症状,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营养方面需保证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控制饱和脂肪酸和精制糖,运动前后可适量补充水分与电解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运动负荷试验,动态调整运动处方。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及药物激发试验,诊断标准包括发作性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冠状动脉痉挛证据。

1、典型胸痛: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常在静息状态下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多发生于凌晨或夜间,持续时间通常为5-15分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下颌或背部,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可迅速缓解。这种与劳力无关的发作性胸痛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2、心电图改变:

发作时心电图显示短暂性ST段抬高,对应导联可能出现ST段压低,缓解后ST段恢复正常。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捕捉到发作时的一过性改变。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或房室传导阻滞。

3、冠状动脉痉挛: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联合乙酰胆碱或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显示血管短暂性完全或次全闭塞,这是确诊的金标准。非发作期冠状动脉造影可能显示正常或轻度狭窄。

4、心肌标志物:

多数患者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在正常范围,但长时间痉挛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出现轻度升高。需与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鉴别,后者心肌标志物升高更显著且持续。

5、排除其他疾病:

需排除主动脉夹层、肺栓塞、食管痉挛等引起的胸痛,以及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脏疾病。同时要评估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痉挛的情况。

确诊变异型心绞痛后,患者需长期服用钙拮抗剂预防发作,避免吸烟、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冬季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食物摄入,可适当增加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坚果、全谷物。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痉挛,推荐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有氧活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冠状动脉功能评估,监测病情变化。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可以用什么药?

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可选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能快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硝酸异山梨酯则适用于长期预防发作,需注意可能引起头痛等副作用。此类药物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脏负荷。

2、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可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来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比索洛尔对选择性β1受体作用更强,适合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期间需监测心率,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

3、钙通道阻滞剂:

氨氯地平能扩张外周动脉和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灌注。地尔硫卓适用于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可抑制钙离子内流。这类药物可能引起下肢水肿,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需谨慎。

4、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栓素A2合成预防血栓形成,氯吡格雷可阻断ADP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长期使用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5、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瑞舒伐他汀除调脂外还具有抗炎作用,需注意监测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心绞痛冠心病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多食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建议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运动时携带急救药物。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冬季注意保暖,外出时做好防护。出现胸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时,应立即就医。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热门标签

口臭 肝结核 脊髓肿瘤 病毒性咽炎 肺血吸虫病 男性尖锐湿疣 肠系膜脂肪炎 急性冠脉综合征 缺铁性吞咽困难 颈部交感神经损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