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肾炎

肾炎综合征什么引起的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区别?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肾脏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由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表现为血尿、水肿和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则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特征,病因多样且病程较长。

1、病因差异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与链球菌感染后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部分病例与遗传因素相关。两者发病机制复杂,但免疫异常在疾病发展中均起关键作用。

2、症状表现

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骤,典型表现为肉眼血尿、晨起眼睑水肿和血压升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肾病综合征则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特征,每日尿蛋白超过3.5克,伴随低蛋白血症导致全身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腹水。

3、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小球肾炎尿检可见红细胞管型和蛋白尿,血补体C3水平降低。肾病综合征实验室检查显示大量蛋白尿、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高胆固醇血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肾活检病理检查对明确诊断和分型具有决定性意义。

4、治疗原则

急性肾小球肾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控制血压、限制盐分摄入、利尿消肿,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肾病综合征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常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严重病例需使用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5、预后转归

急性肾小球肾炎儿童患者90%可完全康复,成人预后相对较差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易复发,部分类型可能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需透析治疗。长期随访监测尿蛋白、肾功能对评估预后至关重要。

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日常需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不可逆肾损害。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小儿的肾炎综合征严重吗?

小儿肾炎综合征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进展判断,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可痊愈,少数可能进展至肾功能损害。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儿童最常见的肾炎类型,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此类患儿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史,通过及时控制感染、限制水盐摄入及对症治疗,大部分在1-2周内症状缓解,尿检异常多在3-6个月恢复正常。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也是儿童常见类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90%患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但易复发需长期随访。

部分患儿可能发展为急进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出现少尿、血肌酐快速升高,需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这类情况可能伴随贫血、电解质紊乱,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血浆置换。遗传性肾炎如Alport综合征早期症状隐匿,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进行性肾功能减退,需基因检测确诊。终末期患儿需考虑透析或肾移植。

建议家长每日记录患儿尿量及水肿情况,定期监测血压和尿常规。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茶色尿、尿量减少或头痛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所有肾炎患儿均需长期随访肾功能,部分类型需终身监测。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炎综合征能治好吗?

慢性肾炎综合征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展。慢性肾炎综合征的治疗目标主要是延缓肾功能恶化、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慢性肾炎综合征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发现时机和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肾功能可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膜性肾病、IgA肾病等部分类型通过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获得临床缓解。高血压和蛋白尿是加速肾功能恶化的关键因素,需严格使用降压药和降蛋白尿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可减少蛋白尿。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可能用于特定病理类型。定期监测尿常规、血肌酐和血压对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终末期患者可能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或肾移植。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导致的慢性肾炎综合征预后相对更差。部分遗传性肾炎如Alport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手段。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会显著增加治疗难度。少数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可能快速进展至尿毒症,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

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需长期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适度运动但避免剧烈活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和尿蛋白定量,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病情控制,吸烟患者必须戒烟以减缓肾功能下降速度。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小儿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特征?

小儿肾炎性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可能由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异常、药物反应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

1、大量蛋白尿:

患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每公斤体重50毫克。这种蛋白尿具有高度选择性,以白蛋白为主,主要因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受损导致。长期蛋白尿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

2、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水平常低于30克每升,严重者可低于20克每升。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肝脏合成白蛋白的代偿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组织水肿,并影响药物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3、高度水肿:

水肿多始于眼睑和颜面部,逐渐发展至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和阴囊水肿。水肿程度与低蛋白血症呈正相关,钠水潴留也是重要因素。水肿部位皮肤紧绷发亮,按压后凹陷明显。

4、高脂血症:

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升高,这与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有关。长期高脂血症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5、继发感染风险:

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从尿中丢失,加上激素治疗的影响,患儿易发生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患儿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饮食应给予优质蛋白,控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2克左右,限制钠盐摄入。注意皮肤清洁,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监测尿蛋白、血浆蛋白和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水肿期间需每日测量体重和腹围,记录24小时尿量。疫苗接种需在病情稳定期进行,避免使用活疫苗。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儿童肾炎性肾病综合征怎么治疗?
儿童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和定期监测。治疗的核心目标是控制蛋白尿、降低水肿、改善肾功能,同时预防并发症。药物治疗中,常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和利尿剂如呋塞米。饮食上需限制盐分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定期监测尿蛋白、血压和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是儿童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手段。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首选药物,能够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蛋白尿。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霉酚酸酯可用于激素耐药或频繁复发的患者,进一步控制病情。利尿剂如呋塞米有助于缓解水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医嘱,注意监测副作用。 2、饮食管理在治疗中至关重要。限制盐分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和高血压,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2-3克以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类和瘦肉,避免过量摄入加重肾脏负担。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预防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并发症。饮食调整需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营养均衡。 3、定期监测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尿蛋白、血压和肾功能是主要的监测指标,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尿蛋白定量和尿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蛋白尿的控制情况,血压监测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相关并发症,肾功能检查如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可反映肾脏功能状态。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诊,确保病情稳定。 4、心理支持和家庭护理在治疗中也不可忽视。儿童患者可能因长期治疗和病情反复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长需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家庭护理中需注意预防感染,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适当的运动和休息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儿童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饮食、监测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措施,家长和医生需密切配合,确保患儿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儿能够控制病情,恢复正常生活。定期随访和长期管理是预防复发和并发症的关键,家长需保持耐心和信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热门标签

脚气 阴虚 肾肿瘤 白色糠疹 急性喉炎 附红细胞体病 缺血性心肌病 脉络膜黑色素瘤 高血压性心脏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