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身高多少算矮小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矮小症是先天性疾病吗?

矮小症并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营养不良、慢性疾病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是矮小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父母身高较矮或家族中有矮小症病史的儿童,可能因遗传基因而出现生长迟缓。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2、内分泌异常: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内分泌问题,可能导致儿童身高增长受限。生长激素缺乏症可通过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如Genotropin、Humatrope、Norditropin进行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则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

3、营养不良:长期摄入不足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均衡饮食是改善的关键,应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如多食用牛奶、鸡蛋、鱼类和新鲜蔬菜。

4、慢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肾脏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可能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治疗原发病是关键,如心脏病需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肾脏疾病则需控制血压和蛋白尿。

5、心理社会因素:长期处于压力、焦虑或缺乏关爱的环境中,可能抑制儿童的身心发育。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是重要的干预措施,可通过心理咨询、亲子互动等方式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

矮小症的预防和改善需从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和深绿色蔬菜。运动方面,建议儿童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跳绳、游泳或跑步,以促进骨骼生长。护理上,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的身高体重变化,及时就医排查潜在问题,同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矮小症的早期症状?

矮小症的早期症状可能表现为生长速度缓慢、身高低于同龄人、骨骼发育延迟、性发育迟缓、智力发育正常但体格发育落后。

1、生长缓慢:矮小症儿童在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前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身高增长曲线持续低于正常范围,家长可通过定期测量身高并与标准生长曲线对比进行初步判断。

2、身高偏低:矮小症儿童的身高通常低于同龄人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以上,具体表现为在班级中总是站在前排,穿衣服时裤腿和袖子偏长,需要特别定制衣物。

3、骨骼延迟:矮小症儿童的骨龄通常低于实际年龄,通过X光检查可发现骨骼发育迟缓,具体表现为手腕、膝盖等部位的骨骼成熟度较低,骨骼闭合时间延迟。

4、性发育晚:矮小症儿童在青春期时性发育较晚,男孩可能出现睾丸和阴茎发育延迟,女孩可能出现乳房发育和月经初潮延迟,性激素水平通常低于正常值。

5、智力正常:矮小症儿童的智力发育通常正常,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与同龄人无异,但在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中可能表现出体力不足,需要特别关注其心理健康。

矮小症的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和体重,记录生长曲线,及时发现异常。饮食上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如牛奶、鸡蛋、鱼类、绿叶蔬菜等。运动方面建议选择有助于骨骼生长的运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每天保持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心理护理同样重要,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避免因身高问题产生自卑心理。若发现孩子有矮小症迹象,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内分泌检查和骨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矮小症治疗后最高能长到多少?

矮小症治疗后最高能长到多少,主要取决于病因、治疗时机和个体差异。矮小症的治疗目标是通过干预措施尽可能接近遗传身高潜力。治疗方法包括生长激素治疗、营养调整、运动干预等。矮小症可能与生长激素缺乏、遗传因素、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生长速度缓慢等症状。具体治疗后的身高增长情况需结合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1、生长激素治疗: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症患者,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是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诺和诺德的Norditropin0.15-0.3 mg/kg/周、辉瑞的Genotropin0.16-0.24 mg/kg/周等。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身高和骨龄变化。

2、营养调整:营养不良是导致矮小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增加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有助于促进骨骼生长。建议每日摄入牛奶500ml、鸡蛋1个、瘦肉100g,并补充维生素D400-800IU。

3、运动干预:规律的运动可以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骨骼发育。建议进行跳绳、篮球、游泳等纵向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睡眠管理: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分泌最旺盛,建议学龄儿童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青少年不少于8小时。

5、心理支持:矮小症可能对儿童心理产生影响,家长应给予充分关爱和支持。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培养自信心,必要时可寻求心理辅导帮助。

矮小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努力。除了上述治疗措施,日常饮食中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促进维生素D合成。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和骨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综合干预,多数矮小症患者可以达到接近遗传身高的目标。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矮小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矮小症可通过生长激素治疗、营养支持、运动干预、心理疏导、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矮小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生长激素缺乏、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是矮小症的常见原因,可通过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进行治疗。常用剂量为每日0.025-0.035 mg/kg,皮下注射。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及骨龄变化,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2、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矮小。应保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每日可食用鸡蛋、牛奶、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促进骨骼健康发育。

3、运动干预:适量运动有助于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骨骼发育。建议进行跳绳、篮球、游泳等拉伸性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以中等为宜,避免过度疲劳,确保身体得到充分锻炼。

4、心理疏导:矮小症患者可能因身高问题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家长和学校应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5、手术治疗:对于因骨骼发育异常导致的矮小症,如软骨发育不全,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肢体延长术和骨矫形术。手术需在专业骨科医生评估后进行,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确保治疗效果。

矮小症的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同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充分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孩矮小症可以治好吗?

小孩矮小症可通过生长激素治疗、营养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矮小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生长激素缺乏、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生长激素治疗:对于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症,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是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Genotropin注射粉剂,剂量为0.16-0.24 mg/kg/周、Norditropin注射笔,剂量为0.024-0.034 mg/kg/天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

2、营养干预:均衡饮食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建议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豆类,以及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奶酪、绿叶蔬菜,帮助骨骼健康生长。

3、生活方式调整:充足的睡眠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生长激素分泌。建议儿童每天保持8-10小时睡眠,进行跳绳、篮球、游泳等纵向运动,促进骨骼生长。

4、遗传因素:父母身高较矮可能影响儿童最终身高。虽然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通过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身高。

5、慢性疾病管理:某些慢性疾病如肾病、心脏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配合营养支持和生长激素治疗,促进儿童正常生长。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身高增长情况,及时就医评估。保持均衡饮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确保充足睡眠,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通过科学治疗和综合管理,多数矮小症儿童可获得理想的身高改善效果。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热门标签

卵巢炎 荨麻疹 绦虫病 外耳炎 光泽苔藓 玻璃体混浊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创伤性脑出血 肌红蛋白血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